第九百五十九章 媒体人引发的风波

  确实是太奇怪了,要说在地方上召开什么国际性的研讨会,各地记者全部都赶过来是很正常的,可就是一个民间的研讨会,没有任何官方背景,能吸引来这么多的记者,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巫良栋想了一下问道:“小于,这些记者是什么身份?是不是都是各地方的主流媒体?”

  “是啊,都是主流的媒体,甚至连南方都市,还有西北瞭望这样的赫赫有名的媒体单位,都过来了。我不明白,这些很有名气的主流媒体,到这里能够抓住什么样的新闻热点。”

  “咱们南河省的媒体来了多少?”

  “除了咱们南陽的南陽都市还有南陽晚报,都还没有过来。”

  巫良栋说声乱弹琴,马上就给郑天风拨了电话。

  “郑书记,向您反应个情况,现在各地的主流媒体都向南陽涌来,连南方都市还有西北瞭望这样的有名的媒体单位都到咱们南陽了。”

  “哦,这是好事啊,现在的媒体记者可得罪不起,老巫,你的接待工作事关我们南陽的形象,别忘了你立下的军令状。”

  “郑书记,我知道我承诺了什么,我跟您反映的问题是,咱们南陽当地的媒体只来了都市报和晚报,其他的媒体居然还没有到位。我想,各地方派来那么强大的报道阵容,说明他们意识到了此

  南陽,以至于南河省的新闻媒体,都认为这是在自己家门口召开的研讨会,只要打打招呼,相信地方部门会给自家新闻媒体人留下好的采访机会,就都没着急。

  而外地的新闻媒体人,一上来就是红眼珠子的,要知道主流新闻媒体,一般没有上级指派的任务的时候,都是去采集一些高大上题材的新闻,这是他们的生存之本。

  如果主流的新闻媒体人采集一些民间题材的新闻,除非是热点中的热点,否则轻则会被上级批评,重了直接就开除了。

  

  作为当地的媒体工作者,是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有利因素,可你的态度要不是最积极的,那么,很有可能新闻热点就会被别的同行抢走。

  在南陽召开的杏林会,意义非比寻常,而且非常特殊。此次召开的杏林会,是民间杏林专家主持召开的,但其背后却是有卫生部的身影,很可能是类似于国家卫生部在颁布一些政令之前所举行的民间听证会。

  卫生部不知道会议的议题是什么,连主持会议的林源,都是要临时抓住一些热点问题,确定讨论的议题和会议方向。

  这个时候,新闻媒体人应该早进入,早采访早发现,才能够找到新闻热点,才能比别人抢先一步发布消息。

  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水平,那国家养着这样的新闻媒体人干什么?难道只会依靠当地关系,去采访一些别人吃剩下的新闻材料?

  郑天风措辞严厉批评了主流新闻媒体人,并且做了适当的延伸,主流新闻媒体人的表现,就是一些官僚作风,懒政怠政的体现。

  

  对于南河省主流新闻媒体对南陽采访滞后的现象,袁恪则也表达了极大的不满。

  徐毅所属的卫生厅,在省里来说,算是个排名靠前的单位,管辖的卫生系统的工作,是跟老百姓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因而袁恪则特别强调,涉及到卫生部门的关键性工作,都是涉及到民生的,因而必须要扎实落实下去。

  而在省里接到了徐毅的汇报,并且已经抽调出大量人手,表示对南陽杏林会无比重视的情况下,居然出现了本省的新闻宣传比其他地方滞后的情况。

 

  巫良栋顿感头大无比,谁没有个朋友啊,他身边的人,都被人求到,说是给安排一些好的住宿地方,没办法,上面下的是死命令,这可不是说说就能够蒙混过关的,搞不好真的是会被砸饭碗的。

  华夏人,尤其是华夏官场人走偏门的本事绝对世界第一,有些人甚至七拐八扭,求到了巫良栋的头上。

  这可是相当棘手的问题,南河本地的记者靠关系,别的地方记者也不是吃素的,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曝光之类的事件。

  巫良栋想了半天,决定把当地新闻媒体人给安排到市府,虽然那里的住宿条件差了点,不过对于工作却是特别有利的。

  还没等处理好蜂拥而至的记者,各地参加杏林会的参会人员,开始陆续抵达南阳了。对于巫良栋来说,简直就是按了葫芦起了瓢,无奈之下,他只好向郑天风求援。

  郑天风十分理解巫良栋的处境,让市公安局的同志协助他分流入住人员。

  巫良栋正焦头烂额处理入住人员的时候,一直被安排陪同林源,具体给林源解决实际困难的他的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