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慕琴的愿望

玉清若结束了在彤岩秘境的历练,回到了凌云阁云峰。三年的时光,对于修仙者来说,就像是在岁月长河中的一次短暂停歇。在这修仙的漫漫征途中,他们追求的是长生不老、超凡入圣,三年的时间在这种宏大的追求面前,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段。但对于这一方小小的天地而言,仿佛只是短暂的一瞬,这里的景物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没有丝毫改变。那云峰上的一草一木,依旧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日的故事。每一片树叶的摆动都像是在回忆着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点点滴滴,每一棵小草的晃动似乎都在低语着往昔的喧嚣与宁静。

当玉清若刚踏入云峰结界,便看到她的徒弟慕琴正在竹屋前独自练剑。不得不说,慕琴天生就对剑术有着独特的天赋,他第一次拿起剑的时候,就仿佛与剑有一种天然的默契。慕琴手持宝剑,那宝剑的剑身闪烁着凛冽的寒光,剑柄上镶嵌着一颗冰属性的蓝色宝石,宝石中似乎有光芒在流转,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灵动。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前方的虚空,仿佛那里有他的假想敌,他的每一次挥剑都像是在与看不见的敌人进行一场生死搏斗。

慕琴早就觉察到玉清若回来,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又自顾自地舞剑,丝毫没有打算上前迎接他这位便宜师尊的意思。在他心中,玉清若就像一个绑架良家男子的土匪,完全不顾全他的意愿。而且,这个师尊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平日里很少对他进行悉心教导,就好像这个师尊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存在,所以他对玉清若并没有太多的尊敬之情。

玉清若见此情形,眉毛不由自主地微微挑了挑,心中暗自腹诽:好小子,几年不见,还是这么桀骜不驯,真是欠扁。她深知慕琴的性子,不以为意,脸上瞬间堆满了和善的笑容,扬声道:“慕琴,为师这回从彤岩秘境可是带了不少好东西,都是你从未见过的稀罕玩意儿,要不要过来看看?”她心想,这小子再怎么叛逆,对新鲜事物总会有点好奇心吧。她一边说着,一边从储物戒指中拿出一个散发着奇异光芒的小盒子,那盒子的材质看起来像是某种神秘的金属,表面有着复杂的纹路,这些纹路隐隐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似乎在暗示着盒子里装着的东西非比寻常。

慕琴闻言,停下手中的剑,抬眼看了她一下,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在他看来,玉清若就像是个会欺骗人的大灰狼。她所说的稀罕玩意儿说不定只是些寻常之物,故意逗趣他罢了。

正当玉清若等慕琴回应的时候, 突然,他毫无征兆地出剑。一招逐月剑法第一式“明月千里”,只见剑影闪过,仿佛一道明亮的月光从他的剑尖射出,瞬间跨越了一段距离,那剑势就如同月光真的能够穿透千里之遥,威力虽不算大,但剑法的神韵已初现端倪。他的宝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剑刃划过空气,发出轻微的呼啸声。那呼啸声在静谧的庭院中回荡,仿佛是剑在兴奋地呐喊,想要展现出自己的威力。

玉清若倒是不恼,她早料到这小子不会轻易就范。只见她身形微动,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淡定地接下这一招,然后同样回以“明月千里”。她施展出的这一招,与慕琴相比,更加圆润自然,剑力也更为集中,就好像那月光不是简单地射出,而是带着一种穿透一切的犀利之感。她的身姿优美而矫健,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手中的剑仿佛是她身体的一部分,与她融为一体。她的衣袂随风飘动,就像一片轻柔的云朵,与她灵动的身姿相得益彰。

慕琴见一招未让玉清若有丝毫狼狈,紧接着又接连挥出第二式踏云追月和第三式月华流影。他的踏云追月如同一只灵动的飞鸟,脚下仿佛真的踏着云朵,身形快速地朝着玉清若逼近。他的脚步轻盈,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虚空之中,留下一道道淡淡的幻影。那些幻影像是他的分身,围绕着他的身体,给他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息。剑在空中划过的轨迹如同追逐天上明月的轨迹,动作轻盈而迅速,充满了飘逸之美;而月华流影一出,周围仿佛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他的剑在光影之间穿梭,剑光流转,让人眼花缭乱。那剑影如同灵动的鱼儿在波光中嬉戏,每一次闪烁都带着迷惑人心的力量。他的身体周围似乎形成了一个月光的漩涡,将他包裹在其中,他就像是这个漩涡的中心,掌控着这一片光影的世界。

玉清若依旧不慌不忙,她稳稳地接下慕琴的第二式和第三式,并且每次都回以同样的招式。她的每一式都比慕琴更加熟练,剑招的衔接更加流畅,就好像这剑法本就是为她量身定制的一般。在她的手中,这些招式不仅是简单的动作组合,更像是一种艺术的展现,每一招都更加圆满和犀利。她的表情平静而从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剑法深刻的理解和掌控。她的身影在剑招的舞动下,宛如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子,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三招过后,慕琴收剑而立。他的额头微微渗出汗水。他的胸膛微微起伏,显示出他刚刚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他心里清楚,这套逐月剑法共有六式,自己目前只掌握了前三式,后三式还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领悟其中的精妙。他知道自己与玉清若在剑法上的差距,虽然他的天赋不错,但在经验和对剑法的理解上,他还远远不及玉清若。

玉清若看着慕琴,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她微微启唇说道:“徒弟,你的剑法有进步啊!是得了师公指点吧?”她心里明白,自己这个师尊当得实在是有些不称职。在这几年时间里,她一直在外历练,很少有时间教导慕琴剑术。而慕琴的剑法如今进步如此之快,在她看来,想必就是自己的师尊玉清池在背后默默指点的结果。

“当然是月华上仙,难不成是你?”慕琴没好气地说道。

在慕琴的心里,玉清若这个所谓的师尊,就宛如一个徒有其名的虚幻影子,在他的日常修仙生活里,玉清若对他几乎是不闻不问,就好像他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存在。而月华上仙则全然不同,月华上仙犹如一盏明灯,在慕琴追求剑术精进的道路上不断地照亮着他前行。

慕琴在剑术的修炼上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他的剑力总是难以集中,每一次出剑,那剑力就像是四处分散的水流,无法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剑招之间的衔接也不够流畅,就如同拼凑起来的断链,缺乏行云流水般的连贯性。而月华上仙总是以极大的耐心来纠正他的这些剑法错误。每当这个时候,月华上仙那温和且充满智慧的目光就会落在慕琴身上,无论问题大小,都会细致入微地为他讲解。这些技巧在慕琴眼中就像是打开剑术宝藏的神秘钥匙,每一把钥匙都可能开启一扇通往更高剑术境界的大门,这让慕琴对月华上仙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和深深的崇敬。

每次月华上仙指点他的时候,慕琴都会如同虔诚的信徒一般全神贯注地聆听。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目光紧紧地锁住月华上仙,耳朵竖起,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在他看来,玉清池的月华上仙就像是修仙界最神秘的存在,那修为高深莫测,如同无尽苍穹一般,让人难以窥探其深浅。月华上仙对于剑术的理解更是达到了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每一次出剑,都仿佛带着划破时空的力量,剑身上蕴含着无尽的天地之力,仿佛能掌控整个天地的秩序,那剑招所过之处,似乎空间都为之扭曲,时间都为之停滞。

“你应该叫他师公。”玉清若突然开口纠正道。玉清若觉得,慕琴虽然在剑术上有着不错的天赋,是个可造之材,但在修仙界极为重要的礼数方面,还是非常欠缺,需要好好教导一番。

在修仙界,礼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就像是修士的第二生命。对于修士来说,礼数不仅仅代表着自身的修养,更是门派风范的一种体现。一个不懂礼数的修士,就如同一颗原本璀璨却被蒙尘的珍珠,即便自身有着不凡的实力,在修仙界这个讲究规矩和传统的地方,也会受到他人的轻视。而且,礼数的缺失对于门派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一个门派想要长久地在修仙界立足,礼数和实力就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当然,玉清若自己在礼数方面学得也不怎么样,不过她可不会承认这一点。

“那可不一定,我又没认你做师父。等月华上仙哪天愿意收我做徒弟,你还得喊我一声师兄。”慕琴满不在乎地说道。

在慕琴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炽热的愿望,那就是成为月华上仙的正式弟子。这个愿望就像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他深信,只有在月华上仙的门下,自己才能真正地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在剑术的修炼上达到更高的成就。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幻想着自己成为月华上仙的弟子后,就能够学到那些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绝世剑法。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凭借着这些绝世剑法,在修仙界中扬名立万,成为众人敬仰的剑修。他仿佛看到自己站在修仙界的巅峰,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众人的朝拜,那是一种多么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场景!

玉清若听到慕琴的话后,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心里暗暗想道:你就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师尊是不可能再收徒的,毕竟自己这个徒弟就已经让师尊操了不少心。

月殿有着不成文的传统,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一代只能有一位弟子,但至少在玉清若的印象中,从打师公扶月上仙起,到慕琴这一代,每一代基本上都只有一位弟子。她的前世怀瑾上仙就是玉清池的第一位徒弟,虽然后来师尊又收了这一世的自己,但总归而言还是同一个人的不同轮回。自己这个徒弟就已经让师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师尊怎么可能还会再收徒?

“修仙界实力为尊,想让我叫你一声师兄也得你有那个实力啊。再说了,我们月殿一代只有一位弟子,你来晚了!”玉清若笑着说道,她的笑容里带着一丝调侃,就像是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做着不切实际的美梦。

慕琴冷哼了一声,他心里对玉清若的话很是不屑,觉得玉清若只是在故意打击他,所以他不想再搭理玉清若,只想沉浸在自己对成为月华上仙徒弟的美好憧憬之中。

“徒弟,你的礼物不想要了?”玉清若笑着问道,试图再次引起慕琴的注意。

慕琴扭头看了她一眼,眼中满是厌烦,他觉得玉清若的这种行为很是无聊,于是不想再搭理她,转过头去,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