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恶作剧

在这个热闹非凡的茶馆之中,人来人往,嘈杂声不断。徐百晓正说得唾沫横飞,他站在茶馆的小舞台上,身体不停地晃动,双手在空中挥舞着,表情丰富得就像一个戏台上的小丑。他编撰的故事往往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混合着他自己的各种心思,将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台下的听客们也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他们围坐在一张张破旧的木桌旁,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听客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徐百晓,生怕错过一个字;有的听客则是微微前倾着身子,耳朵竖得高高的,就像一只听到动静的兔子。

突然,徐百晓感觉到头顶一凉,这种凉意就像一阵冷风吹过他的心头,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他下意识地伸手一摸,这一摸可不得了,他发现自己的头发竟然变成了地中海的模样,中间秃了一大块,只剩下周围一圈头发。那原本还算整齐的头发,现在就像一片被蝗虫啃过的庄稼地,显得十分滑稽。

台下听客们看到这滑稽的一幕,瞬间哄堂大笑。有的听客笑得前仰后合,身体不停地摇晃,差点从那有些摇晃的木凳上摔下来。他们的笑声就像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有的听客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那泪水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然后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他们不停地用衣袖擦拭着眼睛,可那笑声却止不住。还有的听客一边笑一边指着徐百晓,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一些打趣的话,那些话就像一把把小箭,射向徐百晓的自尊心。

徐百晓顿时气急败坏,他的脸涨得通红,就像一个熟透了的西红柿,红得快要滴出血来。他的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那愤怒的目光就像两把锋利的剑,愤怒地扫视着台下的每一个人。他四处张望,想要找出那个给他剃发的人。他的眼神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就像一只寻找猎物的饿狼。可是,他看来看去,却一无所获。台下的听客们太多了,他们的身影交织在一起,而且每个人看起来都像是在专心听故事,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他对听客们的嘲笑不予理会,心里却在不停地琢磨着。他深知,能在眨眼之间将他头顶剃出个地中海又不伤人,可见此人修为相当了得。从这一点来看,此人似乎并无恶意,不过就是想让他出出丑罢了。 他在心里暗自思量,首先就排除了玉清池。玉清池自恃清高,一向不屑于用这种小儿科的手段。但他又觉得,此事必定是与玉清池相关的人所为。据他所了解,玉清池的徒弟玉清若也是个傲慢的人,跟他的性格有些相似。他想,应该不是玉清若吧,毕竟以玉清若的性格,似乎也不会做这种事情。那会是谁呢?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玉清若可不是当年的陈轩(玉清若的前世)。经历了两世的玉清若,在这漫长的修仙岁月中,已经变得更加懂得人情世故。她深知像徐百晓这种钻牛角尖的人,如果你试图正面说服他,那么将会遭受他更疯狂和恶意的报复。所以,只能暗中行事。

就像这次,在徐百晓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玉清若剑指轻轻一挥,一道微弱的光芒悄无声息地飞向徐百晓的头顶,那光芒如同一只灵巧的飞蛾,瞬间就削去了他头顶一圈头发。这样既能出一口恶气,又不会引起太大的麻烦。毕竟,不要小看男人对于头发的执著,一旦头顶清凉,那种心理上的落差会让他好几天都闷闷不乐,甚至吃不下饭。

玉清若给自己出了口恶气之后,便踏上了她的飞剑,那蓝月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就像一道流星划过天际。她朝着凌云阁的方向飞去,一路上,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凌云阁是她两世修炼和生活的地方,那里有她熟悉的一草一木,每一棵树木都像是她的老朋友,每一片草地都承载着她的回忆。还有她的徒弟慕琴在等着她。

玉清若心情大好,从远处遥望凌云阁,它高高地屹立于云雾缭绕之间,仿佛是仙人用云雾编织而成的梦幻居所。那浓郁的灵气如同实质一般四溢开来,弥漫在整个凌云阁的周遭,使得这里宛如仙境,充满了无尽的神秘与圣洁之感。

玉清若驻立于山门前,她一袭月白色长袍。那长袍宛如月光倾洒而成,纯净而圣洁,袍上绣着淡蓝色的云纹,这些云纹仿若有生命一般,随着她的步伐轻轻飘动,就像云朵在微风的吹拂下缓缓游走于天际。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回自己所在的云峰,而是脚步匆匆地朝着凌云阁的一个特殊所在——花殿赶去。

花殿坐落在凌云阁的一隅,殿宇的建筑风格尽显精致却又不过分雕琢,飞檐斗拱高高翘起,恰似展翅欲飞的仙鸟,充满了灵动的气息。殿外繁花似锦,那是一片花的海洋,各种奇花异草在这里竞相绽放。有的花朵娇艳欲滴,花瓣如同丝绸般柔软,色泽艳丽得让人不敢直视;有的则淡雅清新,花蕊散发着缕缕幽香,芬芳扑鼻,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

当玉清若来到花殿的时候,殿主杜齐此时并不在殿中,不过他早已吩咐花殿的弟子胡安备好炼制筑基丹所需的材料。胡安在花殿中是一位颇为细心的弟子,他对待事情总是一丝不苟。接到殿主的吩咐后,他精心地将炼制筑基丹的材料一一摆放整齐。那些材料被放置在特制的玉盒之中,玉盒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呵护着里面珍贵的材料。而材料自身也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凡。

玉清若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花殿,她的目光犹如灵动的闪电,迅速扫过那些材料。只见那千年灵芝,宛如一个古老的精灵,色泽温润,仿佛被岁月打磨过的美玉,散发着浓郁得几乎要凝固的灵气,那灵气似乎在灵芝的周围形成了一层淡淡的光晕;百年茯苓纹理清晰,每一道纹理都像是大自然精心刻画的神秘符文,透着丝丝神秘的气息,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还有那灵草的叶片翠绿欲滴,像是用最纯净的翡翠雕琢而成,又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机,在微风的轻抚下,似乎都能听到它们生长的声音。每一种材料都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品质上乘,无论是从灵气的浓郁程度,还是从材料的完整性来看,都完全符合炼制筑基丹的苛刻要求。

玉清若拿到材料后,便衣袂飘飘地踏上了回云峰的路。云峰之上,一片翠绿的景象。那密密麻麻的翠绿竹子将小竹屋环绕其中,竹子修长而挺拔,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小竹屋。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那声音如同轻柔的乐章,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又像是在欢迎玉清若的归来。这里环境清幽宁静,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与纷扰,没有外界的嘈杂声,没有那些修仙者之间的纷争与算计,是一个修炼和炼制丹药的绝佳之地。

玉清若回到小竹屋,双手快速结印,一道道光芒在她的手中闪烁,随着她的动作,一个结界在小竹屋周围缓缓升起。这个结界闪烁着淡淡的光芒,光芒柔和而神秘,就像一层透明的薄纱将小竹屋与外界隔离开来。仿佛一瞬间,小竹屋就置身于一个独立的空间之中,外界的一切都无法干扰到里面的动静,这里成为了玉清若专属的修炼天地。然后,她便神色专注地开始闭关炼制丹药。

在小竹屋中,她小心翼翼地摆放好炼丹炉,那炼丹炉是在彤岩秘境中获得,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炉身刻满了各种古老的符文,符文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似乎在诉说着它曾经见证过的炼丹传奇。她按照特定的顺序,将各种材料缓缓投入炉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与谨慎。火焰在炉底熊熊燃烧起来,那火焰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像是跳跃的精灵在炉中欢快地舞蹈。玉清若全神贯注地操控着火焰的温度和力度,她的眼神紧紧盯着炼丹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额头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这些汗珠如同晶莹的珍珠,在她的额头闪烁,却也无法让她分心片刻。

慕琴看到玉清若忙碌的样子,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毕竟,他这位便宜师尊一直以来都是风风火火的。她要么去参加修仙门派交流会;要么外出历练,深入到各种危险的秘境和险地之中。她总是在做各种事情,即便回来也从未消停过。

过了几天,玉清若撤了结界,那结界的光芒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她从竹屋中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那是连日炼制丹药所留下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欣慰。她手中拿着刚刚炼制好的筑基丹,那筑基丹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就像一颗璀璨的小星星握在她的手中。丹的表面纹理清晰可见,那些纹理像是天然形成的神秘图案,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她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慕琴面前,将筑基丹交到徒弟手上。

慕琴接过筑基丹,眼睛微微睁大,仔细地查看丹品成色。他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原本以为玉清若只是在修炼功法方面比较厉害,没想到她居然还会炼丹,而且所炼制的丹药品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那筑基丹的品质堪称上乘,一看就知道蕴含着极为浓郁的灵气,这灵气如同实质一般在丹中流转,对冲击筑基有着极大的帮助。

玉清若又对他嘱咐了几句筑基时要注意的事项。她一改过往的调侃,此时的语气很温和,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她轻声说道:“徒儿,筑基之时切不可心急,要循序渐进,感受灵气在体内的运转。这就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湖海,不能一蹴而就。遇到任何问题,一定要保持冷静,就像在暴风雨中的小船,只有保持镇定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慕琴对玉清若这位师尊仍然有些抵触,他心里还在想着以前的一些事情,那些事情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他的心里,让他无法释怀。但是出于礼貌,他还是小声地说了句谢谢,然后便转身走进自己的修炼室,关上门,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筑基的修炼之中。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