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若的胜利在台上选选中引发了阵阵压抑的骚动。几名身着各派服饰的弟子不自觉地交换着眼神,指尖在剑柄上反复摩挲。她方才展现的步法分明夹杂着元婴期修士才有的灵力震荡。
天剑门席位间的空气愈发凝滞。玉清寒垂眸拂拭着逸龙剑,十年前那个跟随在木守正身后的杂役少年,如今竟能令灵剑发出龙吟之声。当第三道鎏金剑纹自剑镡处浮现时,观礼台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众人皆知这是《九霄引龙诀》修至大成的征兆。
有眼尖者注意到他腰间新佩的墨玉螭纹珏,那分明是主峰长老闭关前从不离身的护体灵器。执事长老忽然轻叩青铜磬,余音中带着不易察觉的灵力震颤:当评审席宣布下一场将由他对阵暮雪派亲传弟子肖云,擂台四周的防御结界竟比往常多叠了三重水纹咒,湛蓝灵纹在日光下流转如活物。
暮雪派弟子肖云,素以清冷孤傲的气质和精湛的箫法闻名。只见他手持那柄举世罕见的玉骨箫,此箫乃是用极北之地万年寒玉雕琢而成,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沉淀,吸纳了天地间的霜雪精华。他身姿轻盈如燕,脚尖轻点地面,似一阵清风般跃上了宽阔的青石擂台。那寒玉腰带与冰蚕丝绦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他的不凡。玉骨箫通体晶莹剔透,宛如一块无暇的美玉,丝丝霜雪之气在其表面流转,十二孔洞中凝结的冰晶,随着他沉稳而有节奏的呼吸,明灭闪烁,恰似浩瀚星河在倒悬流动。
肖云站定在擂台之上,眼神冷峻如昆仑雪顶的玄冰,道袍下摆无风自动。起手式便是暮雪派威震江湖的暮雪十三叠中的"千山暮雪",玉箫斜指天际时,八宝璎珞坠在箫尾叮咚作响。这一式蕴含着暮雪派三百年的深厚底蕴,以箫音为引,可唤出无尽寒潮。还未等那悠扬的箫声响起,观战席上已有半数弟子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寒意,慌忙运起护体真气,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潮侵袭。
只见寒潮如一条雪龙般翻卷而来,所到之处,气温骤降。青石擂台霎时被覆上了三寸厚的冰棱,这些冰棱在辰时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七彩冷光,光芒璀璨夺目,竟将十丈外的旗杆都镀上了一层银霜,观礼台上悬挂的十二盏琉璃风灯同时结出霜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寒意所笼罩。
玉清寒手持逸龙剑,此剑剑身闪烁着赤金光芒,剑脊处七枚龙鳞状的凸起正吞吐着灼热气息。见肖云攻势凌厉,他不慌不忙地挽了个剑花,玄色云履轻轻踏碎脚下的冰晶,足底暗绣的八卦阵图闪过微光。逸龙剑瞬间爆发出赤金剑气,如同地底喷发的地火,炽热而猛烈。剑气在冰层下织成了一张火网,隐约可见九道龙形炎气沿着八卦方位游走,每道炎气经过之处,青石板上便留下焦黑的卦象纹路。融化的雪水蒸腾成漫天白雾,将整个擂台化作了一片云海,雾中隐约传来龙吟之声,与远处暮鼓楼的铜钟齐共鸣,声震十里。
只听雾中铮然作响,竟是冰火二气在半空剧烈碰撞,凝成了数百枚琉璃珠。这些琉璃珠晶莹剔透,表面流转着太极阴阳鱼的光晕,在朝阳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光芒。当它们簌簌坠落时,在青石板上砸出了深浅不一的凹痕,最深处竟达半寸有余。有几颗琉璃珠弹射至观战席前,被护场结界震成齑粉,化作红蓝两色星火消散在空中。擂台四角的镇柱石兽口中衔着的避尘珠突然大放光明,在珠雨纷落中撑起屏障,方才护住四周旌旗未受波及。
随着比试的激烈进行,转眼到了第七回合。玉清寒眼神坚定如磐石,足尖轻点,点碎三块玄冰桩,每块冰桩碎裂时都迸发出真火的余烬。他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般突进,施展的正是天剑门《九霄引龙诀》中的"游龙九式",身影快如闪电,残影过处,冰屑纷飞如蝶。那些冰蝶尚未落地便被他周身罡气融化,化作细雨纷扬,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虹霓。
肖云却似早有预料,玉箫横转时,箫孔中溢出点点寒星,唇间溢出半阙《广陵汉宫》。这《广陵汉宫》乃是上古仙曲,据传是广陵散人观汉宫飞燕舞姿所创,蕴含着移宫换羽的音波之力。此时,音波在虚空凝出六十四道冰轮,暗合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冰轮旋转着,边缘锋锐如刀,将袭来的金光切得支离破碎。音波化刃割裂空气的尖啸声中,玉清寒三缕鬓发随风而断,发丝尚未落地便冻成冰线,叮叮当当散落在惊雷鼓旁。那面以夔牛皮制成的战鼓表面顿时凝结出霜花,鼓面上用朱砂绘制的雷纹竟隐隐有龟裂之兆。
到了第十回合,气氛愈发紧张如满月之弓。逸龙剑穿透音障的刹那,剑柄上的墨玉螭纹珏突然迸发青光。这青光直冲九霄,竟是引动了剑中封印的上古龙气。云层中闷雷滚动,紫电如游龙穿梭其间,仿佛是天地在为这场对决而轰鸣。这股龙气竟将肖云袖中暗藏的三十六枚玄冰针尽数震落,每根针落地时都发出编钟般的清鸣。这些玄冰针乃是用北冥深处的千年寒铁打造而成,淬了北冥寒毒,毒性可封人经脉三个时辰。银针落地即成冰花,沿着青石缝隙绽出蛛网般的霜纹,最后在擂台边缘凝成三朵碗口大的雪莲,莲心处各结着一颗赤红丹珠,正是暮雪派独门暗器"红颜劫"的杀招。
待尘烟散尽,只见玉清寒的剑锋凝着冰碴,正抵着肖云喉前三寸。细看之下,可见冰层里封印着缕缕赤金剑气,每道剑气都暗含游龙摆尾的轨迹。而他自己左肩道袍已被箫孔喷涌的霜气蚀出星芒状破口,皮下隐现的冰蓝脉络正沿着少阳经缓缓消退,右臂商阳穴上还凝着霜花,显然也在肖云的攻击下受了些轻伤。他持剑的虎口处结着薄冰,却仍稳如泰山,足见内力之深厚。
两人周身三丈内,冰火二气仍在无声交锋。地面时而蒸起白雾,时而结出霜花,东南角的青砖竟在冷热交替中裂开蛛网纹。半空中悬浮的冰晶与火星彼此吞噬,偶尔爆出团团光晕,将四周的日晷投影映得忽明忽暗。直到监场长老敲响铜钲,清脆的声音伴着回音在比试场上空回荡,这生死一线的僵局才轰然破碎。这场持续了整炷香时间的精彩绝伦的比试,终于暂时落下了帷幕。
接下来,便是一场备受期待的激战,对战双方分别是凌云阁主峰弟子秦飞和太虚派亲传弟子何熙。这两人在修真界早已小有名气,秦飞以凌云阁高深剑术闻名,何熙则凭借太虚派精妙剑招闯荡四方,他们的对决无疑是这场盛会的重头戏。
擂台四周是密密麻麻的观众席,人群中不时传来低声的议论和期待的低语。青石台上剑气纵横,仿佛有一道道无形的利刃在穿梭。两道矫健的身影在暮色中交错腾挪,犹如两只矫健的雄鹰在天空中搏击。
秦飞身形灵动,他踏着凌云阁独门步法“踏云追月”,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云端之上,轻盈而又迅速。他手中的沧海剑在暮色中闪烁着寒光,挽出七重剑影,那剑影犹如层层海浪般汹涌澎湃。剑锋过处,竟隐隐传来海潮轰鸣,声音低沉而又雄浑,仿佛将观众们带入了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之畔。观众席中几位年长的武者面露惊色,他们心中清楚,这分明是将沧海剑诀修至第六重方能引发的“潮音剑啸”。能在如此年轻的秦飞身上见到这般高深的剑术,他们不禁对秦飞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何熙也毫不示弱,他身形骤然后仰,犹如一只敏捷的燕子般轻盈。手中的云龙剑顺势划出半轮银月,那银月般的剑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耀眼。剑柄上的应龙双目骤然泛起青光,仿佛有生命一般。三尺剑芒破空而出,这正是太虚派绝学“云龙三现”中的“龙抬头”。这一招不仅化解了秦飞的凌厉攻势,还在青石板上留下了五寸深的弧形刻痕,可见其威力之大。
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缠斗至第七十六回合。秦飞突然变招,使出了“沧海一粟”。这一招看似漫不经心的斜刺,却暗藏玄机,封住了何熙所有的退路。何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足尖点地凌空倒旋,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手中的云龙剑在周身织就了密不透风的“龙鳞结界”,金石相击声如骤雨敲窗,清脆而又急促。当二人错身而过的刹那,何熙剑走偏锋,使出了禁招“龙游浅滩”。这一招十分凶险,一旦使出,往往能出其不意地击败对手。
然而,秦飞早有预料。他的沧海剑突然脱手飞旋,以“孤帆远影”的御剑之术直取何熙的空门。何熙的云龙剑回防时慢了半息,秦飞的剑尖已抵在何熙檀中穴三寸之外。胜负已分,秦飞赢得了这场激烈的对决。
收招瞬间,青石板上蒸腾起缕缕白雾,那是被剑气蒸发的水汽。观众们沉寂数息后,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几位剑道宗师的目光敏锐,他们注意到秦飞束发的银环已断成两截。原来,这是方才何熙那记“龙翔九天”的剑气余波所致。
何熙将云龙剑归鞘时,带起清越的龙吟声,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对决的精彩。秦飞拾起发环,眼中的战意并未褪去。两人相视而笑的身影,在斜阳的余晖中定格成了新的传说,成为了江湖中人们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激励着无数后辈弟子在剑道之路上不断前行。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