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个人,无论你是才富五车还是身居高位,都应该做到胸襟广阔,虚怀若谷。

因为同样有才能的两个人,一定是更加谦虚低调的那个人,树敌更少。

眼前的魏征和杜如晦,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听到杜如晦如此礼貌的语气,凌安也是收起了原本的轻视和不屑,郑重的回答道:“杜大人言重了,赐教万不敢当,只是略有薄见。”

两人这样一番话说出口,原本大殿上紧张的氛围,也是一下子放松了不少,众人松了口气,李世民更是在心中称赞着凌安和杜如晦两人。

当然,李世民更加欣赏的,自然是凌安。

自打从认识凌安的那天开始,在李世民的眼里和心里,凌安身上散发出的光芒以及对他的“诱惑力”,就一直是与日俱增!

“虽然相对于从前的举荐制度,科举制已经是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并且也是给了寒门学子一条仕途大道。”

“可是,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陋习,在科举制中,仍旧有着很深的影响。”

“首先,学子们受到教育管理的起点,就是不公平的,有些家境、地域富庶的地方,学子的学些条件就好一些,而反之,另外一些学子的学习条件,就都差到离谱。”

“其次,一部分士子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都会把自己的作品上呈给高官名流,从而得到有地位有名望之士的推荐,如此一来,那些没有背景和人脉的士子,是不是就极不公平?”

“同时,士子们考卷上都会有清楚的注名,一些考官在检评考卷时,也会偏私,对自己的亲友弟子、社会名流和高官巨贾之后打评高分,这样就造成了真正有才学的人得不到公正的对待。”

“再者,科举制考评的内容,多是进士、明经、明发、明算这一类生硬学科,忽视了应试世子的应变能力。”

“最后,国家强盛,不仅是学识,百姓的身体健康也同样重要,科举只有文人士子,那些习武之才,同样可以进行考试宣布,为大唐臻选出武艺高强之人,为大唐军士的战斗力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凌安一口气说出了目前科举制的五处弊端,每点明一处,周围的官员便觉得甚是有理,纷纷点头认可。

李世民目光中的神采也是愈加的浓郁。

而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脸色,则是愈发的严肃起来。

只有魏征,虽然强忍着笑意,但心底可是一直在暗爽着吐槽道:“让你们两个老狐狸笑话老夫,嘿嘿,这下你们两个人也是阴沟里翻船,栽了吧?”

“比起你们两个人出洋相,我一个人出丑,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在场之人心底各有想法,不过这些凌安可不会在意。

“所以,下官认为,改革科举制,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识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应该提倡将个人德行纳入选拔人才的考核标准,同时应该在各地增办学校,最后在京城设立一个机构,对全国所有的学校进行管理。”

“二,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考卷上的名字,考官不得知晓,最后由人统一登记在册,以示公正。”

“三,增加武科科举,可以考核骑射、负重、兵器乃至于兵法之类,中选之人可作朝廷武官。”

“四,科举中可以增加诗词歌赋,真正考核士子的才学。”

“对了,最后成绩最好的数人,可以带到陛下面前,让陛下亲自测试,这样既能检测出他们的真才实学,又足以让天下有志之士更加发奋努力。”

虽然凌安说的这每一点,都是整个唐朝慢慢完善科举制的方案,即便他不说出来,后续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也是会慢慢进行的。

可是功业的创建,机会的把握,就在于有的人能想到,而有的人想不到。

郭奕此时提前提出这些,并且是完整的提出了整个大唐对科举制度完善的方案,意义就非同一般了。

此刻在李世民、房玄龄、魏征、杜如晦和这满朝文武的眼里,凌安就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怪物般的存在。

虽然没有人出声,但是此刻他们所有人的内心都在无比惊诧的呐喊着同样的一句话——

“此子,当得起万年难得一遇之大才!”

这一刻,凌安在所有人的眼里,那就是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好!凌子爵!甚好!”半晌沉默之后,李世民大声称赞道:“爱卿所说的几点,那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爱卿说的没错,不论是尚书省还是御史台,对爱卿而言,那都是浅滩,怎能装得下你这杰出人才?”

“朕就封你一个特殊的官职,高过丞相,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世民的话一说出口,台下的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则是目瞪口呆的看向了他!

此时三人的心里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吐槽道:“好一个陛下,竟然在这等着呢!让我们做诱饵,把我们当石头,抛砖引玉!何其无耻啊!”

“无耻!”

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原本以为,李世民想要招揽凌安入士,但是自己不好开口,所以能让他们捡个便宜。

可是这比丞相还要高的官职,定然不是李世民此时才想出来的,而是他早有预谋!

如此一来,他们三人就想当然的被李世民当成了枪使,最郁闷的,是他们三个向来自诩为聪明人,却对李世民的这一手,毫无防备,毫不自知!

若不是有着皇帝的身份,只怕此时三人一定会冲上前去,把李世民胖揍一顿以解心头之恨!

而大殿上其他的官员感到无比震惊的原因,则是李世民竟然为了凌安一人,决定重新设立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

这是何等的殊荣!

同时,在场的每一个人心里,都已经决定,退朝之后,立马就要安排重礼,到凌安府上登门拜访,打好关系!

哪怕是跪舔鞋底,他们也要抢上那头一个!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