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家大姑娘入秋以来便得了伤寒,一时竟不大好,褚老太爷命人施粥积善缘,褚老夫人领着女眷去高明寺祈祷,添香油钱。这才使得大姑娘好转。”一褐色长袍男子说道。
“这大姑娘到底是女子,褚家竟如此重视?”旁人不解。
“可惜褚大姑娘自己是个福薄的,因着疾病,生生错失了公主伴读。”男子啧啧。
“褚家既如此宝贵大姑娘,也不愿曲着自己姑娘侍候公主。”人群中一人起哄,众人变哄笑起来。
京都地界,向来流言闲话不绝,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众人哄闹着,一时没人注意到酒馆外白雪皑皑。
这雪自然也落到了院子里,枯木上,几个女孩堆雪人嬉戏,好不热闹。
“姑娘,不如回屋子里看雪吧”说话这人,梳着妇人发饰,虽身无绫罗绸缎,却是时兴衣裳,端看样貌,约莫三十,一脸担忧。
“无妨,有火炉”抬眼瞧去,这姑娘孩童模样,头顶发样如同两个小团子,脸颊又似小包子,不是绝美,却胜在可爱,这便是允宁。
“姑娘,你病刚好,不可大意,姑娘家烙下病根就是一辈子的事。”
“好,妈妈劳心了”心头一暖允宁便走向屋内。
褚家人口多,却也不复杂,褚家老太爷褚克桓有位一母同胞的弟弟褚克鄞,褚克桓与老夫人共有二子一女,长子褚清远迎娶卓家小女卓安音,自婚后育有允宁与明琮,且有李姨娘所出庶女,允净 。次子褚清隆为三老爷,与周家女周雅婷婚配,育有明锦,然二老爷褚清星为褚老太爷庶子,低娶关樱为妻,次年生下明骏和明漓一对双生,庶女竟有四个之多,而唯一小女,被一席圣旨封为淑妃。褚家老夫妇不愿意,却也抵挡不了圣意,虽为淑妃,可终究是妾。
褚克鄞迎娶商户女钱氏,育有长子褚清哲与小女褚流晴,褚清哲迎娶上司次女马氏。育有褚明林与褚允西一对双生,褚流晴嫁到李家生有李渟,李颖。几年前,钱氏染上疫病离世,褚克鄞悲伤不已,同年也撒手人寰。
……
“长姐,长姐”一男童怀揣几枝红梅,不顾雪天路滑,一路小跑至室内,呼唤着允宁。“长姐你看,”男童把梅花举在允宁眼前。
“刚谈及腊梅,这不,就有人送来了” 允宁满眼笑意向绿镝和红思说到,“知我者,莫若琮儿。”绿镝和红思是允宁的贴身丫鬟,领着一等女使月银。
“嘿嘿,我知道长姐大病初愈不能外出,就想让长姐屋内添点生机。”明琮脸不自觉的红起来。
”哈哈哈,琮儿有心了,我这里刚得一本邬氏游记,不知道琮儿可敢感兴趣?”
“可是邬真老先生的手稿?”明琮的眼睛都亮了。
“嗯,自然”允宁笑着点了点头。
“长姐~”明琮拉起允宁衣袖撒娇,自小只有允宁会同意明琮看这种闲书。
”最近听母亲说,你的学业有所下降?”
“夫子说,这次试卷有些难度。需要慢慢消化。”
“可是,父亲说,你和学院中同窗打架斗殴?”
“是他们先说长姐的。”
允宁看着明琮,不由得笑出声来,”看闲书不得影响学业。”
“多谢长姐。”
明琮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向允宁讲述学院的趣事。
————
“您可知家弟自小妾便偏爱?”
“您可知琮儿是妾家命脉?”
“您可知琮儿于妾心中的分量?”
琮儿天真无邪,至真至善,你怎么狠的下心。允宁陷入回忆,目光向远处望去,脸上露出戾气,越回忆越心痛,一时咳嗽不已,脸色苍白。
“长姐,长姐,快,绿微,把府中大夫找来。”明琮焦急起来,满脸担忧。
……
“宁儿不是病才转好,为何严重起来?”褚老夫人询问。
“大姑娘的病本应痊愈,只是大姑娘……”大夫耐心解答。“只见大夫欲言又止。
老夫人遣散了小辈们,独留几个儿媳与允宁。“唐大夫有话不妨直说。”
“府上大姑娘的病现看似已无大碍,只是大姑娘似有心事,郁结于心,如此,才使得病情反复。虽有药石,却难以心病。”唐大夫缓缓开口,想着这锦衣玉食的地方,怎地府中大姑娘还会有心结,便揣测大姑娘并非如传闻中得宠,这高门府邸果真如话本子那样,龌龊不堪,心机不断。
“说来也可笑。”允宁开口解释道,听了唐大夫的话,长辈们脸色逐渐严肃。是了,在这个朝代,依旧对女子严格,如若传出未婚女子有难解心结,加上旁人有意无意的编排,这女子怕是要毁了。当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允宁即使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弟弟妹妹们着想。
“孙儿也不怕祖母,和长辈们笑话了,立秋那夜,孙儿开始梦魇,梦中之事竟有几分骇人,原本想着此梦过几日便忘却,谁知这梦竟入了孙儿的心,这才恍惚起来,不小心着了风寒,因着长辈们的照顾,本就好了起来,今日又想到了梦中景象,这才反复,让祖母,母亲与婶娘们担忧了。”是啊,自己至今都不肯相信重生这一说,又怎么让长辈们相信呢?唯有说成梦魇,方可糊弄。其余之事,还需循序渐进。
“宁儿无事便好。”褚家二夫人,三夫人纷纷说道。
“我的好宁儿,受惊了,祖母要劝你,府外有你祖父和父亲叔叔们挡着。府内有你长辈们操劳,你便不用去畏惧梦中之事。”褚老夫人拉着允宁的手,安慰。
“是,宁儿知错。”一时间,允宁便红了眼眶,是啊,这是褚家人,这是疼着护着自己的人,祖父母恩爱一生,母亲与婶婶们之间虽有小算计,却无伤大雅,也都爱护小辈们。弟弟妹妹们,前世宁愿违抗圣意,也要护自己周全。
众人似乎忘记了唐大夫这个外人在,唐大夫不由得在一旁尴尬,羞愧于自己的胡思乱想,可是褚家人却不知道唐大夫的想法。
还是三夫人周氏最先反应过来,对唐大夫表达谢意,便让身边宋妈妈跟着去拿方子。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允宁,或安慰,或劝诫,或争执,旁人听着只会觉得吵闹,甚至于心烦,允宁心里清楚,无论长辈说些什么,终归是关心自己。心里暖意满满。
这就是现下京城说书先生的主人公,褚家大姑娘褚允宁。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流言,谁又能分辨清楚呢?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