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定情蔡琰,汜水关破

张绣在大厅中等了一小会儿,蔡邕就从后面来了,似笑非笑地说道:“侯爷来的可是真够早的啊!”

张绣闻言也是不禁脸色一红,脸上写满了尴尬,毕竟昨天就当着蔡邕的面微微地调戏了下人家女儿,今天又大清早的来拜访,任谁都知道肯定不是来找蔡邕的了。

张绣毕竟是个21世纪穿越过来的老司机了(说白了就是脸皮厚如城墙),很快就调整过来了,刚说道:“蔡先生~”就被蔡邕打断道:“我知道你的心意,昨日也看出琰儿对你有好感,我呢,也欣赏你,若是日后你与琰儿能在一起,好好待她便是。“

“咳咳~”

只见蔡琰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脸色红的像个太阳一样。

张绣见蔡琰来了,搓着手,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来回干搓着手,手都搓红了。

蔡琰看见张绣如此这般,嫣然一笑,煞是好看,直接就把张绣给迷得神魂颠倒,直咽口水。要是系统有脸的话肯定直接捂脸骂道,“丢死先人祖宗了!”

蔡琰见张绣被自己迷住了,脸上也是娇羞不已,心中却是高兴得快要飞起来了。

蔡邕看见二人在自己面前调情,脸色十分难看,虽然自己已经认可张绣了,可是当二人如此这般,他的心里还是很不爽,毕竟,任谁看见自己养了十几年的白菜就要被头猪给拱走了,心里也不会多舒服。

张绣看见蔡邕脸都变了,心想,现在可不能惹这老头生气,媳妇还没进门呢。当即说道:“你们看我这都忘了正事,答应蔡姑娘的文章还没给呢?”说完便叫下人把《洛神赋》给递上来,哦不对,现在叫《昭姬洛神赋》。

蔡琰见下人把竹简递了过来,便伸手接住,当即打开打开读道:“中平六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读到这时蔡琰脸红的都快流出水来了,直接把竹简一放又跑了。

蔡邕听女儿念了一段,也是大为吃惊,心想,这张绣竟然有如此文采,而且又颇有武力,当真是文武双全呐!

这时蔡琰身边的丫鬟又回到大厅,向张绣说道:“侯爷,小姐叫我来问问侯爷有没有玉佩?”

“玉佩?”张绣诧异道,“有”张绣把自己身上唯一一块碧玉玉佩拿出来递给丫鬟。

丫鬟接过玉佩,便又从袖口里拿出一个香囊递给张绣,说道:“小姐吩咐我若侯爷有玉佩,便叫我把这个香囊给侯爷。“说完便又回去找蔡琰了。

张绣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没明白蔡琰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蔡邕见张绣还是一脸懵逼的样子就知道张绣不明白男女之间互换玉佩香囊的含义了,便对张绣没好气的说道:“你小子快滚吧,早点找人上门来提亲。”

张绣闻言先是一懵后面反应过来便是一喜,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连后院的蔡琰都听见了,掩嘴笑骂道:“这个呆子,现在才反应过来。”说完蔡琰便又想到下人和她说张绣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在门口等着了,心里又是一阵欢喜。

就在张绣哈哈大笑时,蔡府下人领着一个长衫中年人进来,对张绣道:“侯爷,这个人说是您府上的人,有重要的事找您,我便将他带来了。”

张绣闻言便停不笑了,可是呐嘴都要咧在眼睛下面来了。

张绣看向下人后面,原来是他前不久召唤出来的谋士王朴,可是,王朴不是和关胜在汜水关吗?怎么跑到洛阳了?

张绣诧异地问道:“王朴,你不是和关胜在汜水关吗?怎么跑到洛阳了?关胜呢?”

王朴正色道:“主公,汜水关被联军攻破了,现在关胜将军和樊稠他们正退守虎牢关,我是专程来洛阳找将军商量对策的。”

张绣听见王朴说汜水关被攻破了,也是十分惊讶的,急忙道:“走,我们回府再说,好好商量商量对策。”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