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坑我的爹第七节楼观

原来是在手术实施输入之前,老爹把芯片上面的标签偷偷的调换了!

写着44项技能的芯片贴上了4的标志。

老姚还以为写着4的芯片里面就是四项内容,在输入完毕以后。在准备归档检查的时候终于发现了问题。

真是无知者无畏啊,虽然没有大的危险,但是一次性输入太多,这些技能被唤醒的时间就会加长,居然有44项同时输入!

那会造成经常接触的技能会先出现,后面的技能就需要有一个慢慢醒悟的过程了。

这个过程有多长,谁也不知道,就看小孩子自己的领悟了。

好容易回到家了,老爹拉着昱言进了自己的房间,伸着头问是不是掌握了新的技能,现在有什么感受?

昱言现在哪有什么感受?只是觉得自己吃的饱,还需要继续再睡一会儿。

慢慢领悟就慢慢领悟吧,只要没有问题就好。

想要睡觉就让睡觉吧,反正技能也跑不了,迟早有一天会用上。

这一觉睡得直至天黑了之后才起来,洗了个澡后喝了好几杯水才觉得好一些了,起码没有了困意。

这一下精神多了,肚子却也饿了,喊着要出去吃烤肉。

西安的烤肉跟别的地方不一样,说是羊肉串,其实都是牛肉串。

也有专门烤羊肉的,相对比较少一些。

西安的烤肉其实比较简单,无外乎烤肉,烤肉筋,腰子,香肠。脆骨,鸡翅,烤鱼,油膜等。

木炭火慢慢烤制出来的,刷上油,撒上辣椒粉,孜然粉,盐,香味扑鼻,老板都是一次烤一大把,然后服务员拿着喊,看看那一桌需要。

基本都是走不了几桌就分完了。要是客人够多,就会出现好几个长条形的烤肉炉子一字排开,上面烟气腾腾,老远都能闻到。

今天昱言倒是很自觉,吃完了大把的烤肉喝了几瓶冰汽水就回家了。

并没有觉察出来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了。

也没有感觉对于哪一个方面直接精通。

路上说起来请假的事情,就问现在事情已经完成了,是回去继续上课呢,还是回来了等假期快完了回去。昱言哪里愿意这么快回去上课啊,自己不说出去玩,好些自己平时想吃的东西还没有吃完呢。

老爹就问他想去哪里,反正这个时候哪里都可以去,就是晚上去爬华山也不会有多冷了。

昱言就问附近还有什么好去处,自己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于是老爹就慢慢的从东往西数,看看有什么没有去过的。先说了长安八景:

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昱言对于华山还没有去过,华岳仙掌就不会看见。别的后面的几个差不多都去过了。

只有草堂烟雾和太白积雪没有去过。

太白积雪需要爬山,体力消耗会比较大,而且一天时间就回来显得太过匆匆忙忙,那就只剩下草堂烟雾了。

神奇的“草堂烟雾”,出自于草堂寺内的一口古井。

古井在草堂寺的北院,这里林茂竹秀,幽静清雅,超凡脱俗。

古井内经常出现的烟雾升腾的奇景,给这里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其实所谓的“草堂烟雾”就是指山岚水汽,因为草堂寺靠近终南山,而终南山沿线一带都属于热水带地区,地下都打出过温泉,每年秋冬时节水汽上升,形成薄雾,从西飘向东,看似仿佛都是从草堂寺溢出的,

所以名为 “草堂烟雾”。

“既然要去草堂寺看草堂烟雾,我们何不去一趟草堂寺跟前的楼观台,这个楼观台又称“说经台”,是位于周至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道文化的发祥之地,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啊,

素有“天下第一福地”和“仙都”之称。当年老子骑青牛过幽州,来到的地方就是楼观台。草堂寺在户县,现在叫鄠邑区,楼观台在周至县,两个地方是隔壁,而且两个相隔不是太远,顺路就可以一起玩了”。

昱言一听还有这样的好地方,急忙要过手机自己搜索起来。

周康王时尹喜好天文星象之学,结草楼于此,观星望气,静思至道,所以叫“楼观”。

昱言继续看到,老子西行至关,尹喜辞关令之职,迎老子至古宅楼观,执弟子之礼。老子乃著述《道德五千言》授之。

现今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授道之坛,即《道德经》的产生地。

自周代开始,历代朝廷均曾相继在尹喜故居楼观台建庙立观,形成了众多的宫、观建筑群。

历史上宗圣宫是楼观台的中心。唐武德三年(620)春,唐高祖李渊亲率文武百官千余人到楼观台拜祭老君,并宣称:“老君乃吾圣祖也,今为社稷主,不有洪建,其可已乎?”于是诏改楼观台为“宗圣观”,赐米帛,以供观中修补之用,以示感恩。

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唐代玉真公主隐居楼观修道近50年,对楼观台影响很大。宋、明时期,楼观台得以扩建整修,香火很是旺盛。

明清两代,楼观台遭洪水浸袭,兵祸之灾,逐渐衰落。清末时,宗圣宫已废毁,唯说经台(老子祠)保存完整。

据史料记载,封建社会先后有60多位皇帝到楼观台拜谒祭祀,是封建帝王去的最为集中的道教圣地。

幽竹夹道。下闻溪水淙淙,水底砾石,晶莹剔亮,石间游鱼,忽来忽往,竹拂水面,清韵悠悠。忽闻隐约而来的轰轰咚咚声,犹如社火锣鼓。

待人觉得面目润泽清爽时,忽见飞瀑,自山腰飘落河中,这是闻仙瀑布。

再向上攀,进入竹海,脚下软绵绵的竹叶,伴着竹韵,沐着竹叶筛下的细碎阳光,登上海拔1350米的峰顶,见仰天池,南望千山万岭,苍苍莽莽,直接巴蜀。

看到这样的景色,昱言顿时按奈不住了,问道:“老爸,你去过这个地方没有?”

昱言老爹想了想说道:“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过一次,然后在30岁的时候又去过一次,那是个好地方”。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