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的楼观台,那时候记忆里最清楚的就是道观,竹林,剪影,骑马。
现在依然还留有小学时候第一次去楼观台的印象,层层叠叠的竹林,连绵不绝的宫观,,以及在竹林旁给人用一把细长的剪刀用黑黑的油光纸剪出你的侧影,特别的传神。
记得是一位中年人,坐在竹椅上,你侧着身子坐在理他不远的木凳上,短短的几分钟,就见剪刀上下翻飞,一副侧面剪影便出来了,当时只花了5毛钱还是一块钱,记不清了。
在这里第一次骑了马,有人牵着马,几块钱就可以让你坐在上面走出老远打一个来回。
记得马鞍都是用旧毛毯折叠了好几层,搭在马背上的。只记得那匹马非常的听话,老老实实的被牵着走,不会顾忌背上坐着谁了。
作为楼观台千年道观,中国道文化发祥地,景色确实非比寻常。
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
道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把《道德经》奉为经典,尊道贵德。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宇宙、阴阳和万象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德即“得”,道体现在人和万物中即是德。
人和万物都是由道生由德育,所以应尊道贵德。
道教认为道可以修得,得道就可成仙。道教把生命看得极为重要,修道就是要长生不死,主张通过修炼来延长生命的长度,提高生命存在的质量,以达到生命的永恒。
道教主张以清净无为、不争寡欲的态度对待世俗生活,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精神进行修炼,通过各种道术修炼,与道合一,提升自我。
道教名山称为洞天福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
1983年国务院确定了21座道教重点宫观:北京白云观,辽宁太清宫、千山无量观,江苏茅山道院,浙江抱朴道院,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山东崂山太清宫、
泰山碧霞祠,河南嵩山中岳庙,湖北紫霄宫、太和宫、长春观,广东冲虚古观,四川青羊宫、常道观(包括天师洞)和祖师殿,陕西玉泉院、镇岳宫、东道院、八仙宫、楼观台。
其中就有号称天下第一福地的楼观台。
楼观台得名于西周,古代圣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
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
老爹一向比较推崇道教,一直认为道教不会跟别的宗教一样,修什么来世,或者这辈子就命该如此之类的玩什么虚无缥缈的玄虚。
道教只修行自己当下,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认为每个人都把自己管理好了,这个世界就会太平许多。
往往在书本是看见仙风道骨,返璞归真,千里之行,白日飞升等等词语,基本是都是眼前出现道教人物的形象。
昱言听了半天,心里特别向往,自己往年回来居然没有发现还有这样一个好去处。
老爹看着昱言,说道:“其实咱家附近还有一处道教的圣地,你小时候就去过的,就是八仙宫,平时叫八仙庵的”
昱言摇摇头说道:“家门口的随时可以看,还是想明天去看看楼观台”。
一夜无话。
一大早,在昱言吃完了一大碗肉丸胡辣汤,一个粉蒸肉夹馍之后,父子二人就朝着楼观台开拔出发了。
一到山下,便看见一座巨大的牌楼写着:“仙都”二字。
大门的匾额上有终南山古楼观的字样。广场上有巨石写着三个字:楼观台。
很明显的能看见比原来的规模扩充了不少,山峦重叠的层层翠绿中,沿着路慢慢前行。
昱言很是好奇,第一次来便觉得此地比较舒适,很对自己的胃口。虽然看惯了江南的清脆和嫩绿,但是这里却多了一份苍凉和雄厚。
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老爹背着手慢慢走着,早已找不到了儿时来过的路,周围一切都有些陌生,只认出来一些熟悉的宫观,竹林依然翠绿繁茂,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曲折小径。
父子二人各自边看边思量,顺着台阶就慢慢进了山。
所幸人不很少,长长的小道上,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四周也没有嘈杂的声音,幽静异常。
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人走在幽暗的小路上,还是能感到一些微凉。
反正时间还早,两个人漫步向前。
走走停停,慢慢的两个人来到了说经台。
说经台也叫讲经台,说起楼观台讲经台,这里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因为这里是老子为尹喜讲授《道德经》的地方,老子在这里讲经可以说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归宿,
说是缘分是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成就了楼观台,使楼观台成为了道教圣地,说是归宿,是因为楼观台使老子的的《道德经》名扬天下,流传后世。
这里的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圣殿。
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相望。山门前,有石阶盘道,蜿蜒而至台顶。
山门西侧不远处有一石砌泉池,名为上善池,内有一石雕龙头终年吐水不断。
刚刚进了大殿,两个人便听见了有人说话的声音。往里面一看,就发现里面是几个道士在聆听一位年长的道人说话,只见哪位道人瘦长身形,须眉皆白。
穿着一身紫袍,目光如电。看起来真有离尘脱俗、飘飘欲仙之感。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