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昱言觉得都已经不虚此行了,没有想到,还得到了这么多技能的传承,虽说只是觉醒了太极拳。
另外就是去了一趟楼观台,凭空得到了一个宝贝,虽说目前不知道有什么大的作用,但是心里面觉得很是惬意。
对于发源于本土的道教,不由得有了很大的好感。
收收心,该回去好好学习了。又要去享受江南的梅雨季节了。
终于在请假的最后一天,背着好几个装着各样吃食和土产的大包,从咸阳机场起飞了。
临行老爹只嘱咐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太极拳每天都必须练习,不论早晚,时间自己安排.第二件事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佩戴着楼观台的道符。
从小到大,老爹对于昱言的要求一直都不是很高,也尽量不干涉昱言小时候如何玩。
只要身体好,孩子玩得高兴就行,没有必要去逼着孩子学这个学那个。
跟咱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一样,小学一大堆作业,中学了嫌孩子学习负担不重,外加了补习班。
初中考试还不让太多的孩子上高中,差不多有一半的孩子进不来高中的门槛。也不知道把这么小的孩子推到社会想干什么?
罪人啊。把教育当做商业的时候,会有多少黑了的心和黑了的手段。
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各科成绩都能甩他们很远,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学生更是年年第一,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却几乎没有。
这些说明了中国学生缺乏思维创造力,这和中国教育制度有很大关系,中国学生很大程度上被升学遏制了创造力!
高考更是一家人个个恨不得都使出吃奶的劲头,拼命的压榨孩子的全部潜能,就为了考上大学。
结果,小学中学拼命努力的结果,就是考上大学了。
在大学该学专业课的时候,却把孩子们都放羊了。老师教授轻轻松松,学生学习轻轻松松。
60分万岁。大学成了人生里面最惬意,最舒服,最无拘无束,最享受的时期。
最美好的童年时代,记忆里只有补课和作业。
中学认知世界的时候,被灌输了满脑子的考上了大学才有出路。
大学了,整天的游戏,恋爱,掌握知识的大好时光被白白浪费。
以至于大学毕业以后,什么都不会。培养出来了一大群废物。
大量废物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说,现在的研究生水平跟以前的大学生水平差不多。大学生跟以前的高中生差不多。
想想以前老牌的大学生,能文能武,又能吃苦,还专心勤学。
现在的差远了。思想里最好的工作居然是留校当老师!
废物继续教出来更多的废物。
什么都不会,逼得学生继续深造学习,好像没有研究生学历就活不下去了。
于是教育部门眉开眼笑的继续收着钱,收割着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大兴土木建设又大又阔气的心校区。
而国外的孩子,6----7年级了作业也只是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从来就不是孩子的负担。
等到了大学的时候,拼命的学习和提升自己,当走上社会的时候,基本上都可以独当一面了。
咳咳,有些扯远了,回到正题。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这几年昱言来来回回的,用自己的话说:自己就是鸿雁了。
还真的巧,昱言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呼日楞唱的鸿雁了,昱言觉得,自己就跟歌词里面的鸿雁一个样了。
歌名:鸿雁
演唱:呼斯楞
作词:吕燕卫
作曲:乌拉特民歌
鸿雁 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 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 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 北归还
带上我的思念
歌声远 琴声颤
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 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还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从小就走南闯北了。
在这几年期间,大概是因为学习时间比较多的缘故吧,居然激活了心理学和汉语言文学,毛笔字。
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的制度下,昱言回西安参加了高考。
没有想象中的低分,也没有出人意料的高分,普普通通的分数,刚好够西北大学的分数线。
好歹马上也是大学生了。
还没有到报道时间,自己现在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了。
昱言还是想去楼观台看看,这个给自己留下非常好印象的地方,自己还没有再回去过一次呢。
背个背包,自己给家里人打个招呼,就一个人去了楼观台。
这一次昱言仔仔细细的转完了这个地方,转了整整一天时间,却没有碰到过以前的老道长。
看着天色已晚,不想急急忙忙的赶回去,就来到附近的一个村子住了下来。
吃完了农家的饭菜,一个人慢吞吞的散着步。
仰着头看着天上的繁星点点,不禁有些感慨。
没有了城市效应,星星显得特别的多,也显得特别的大。
四周幽静异常,偶尔会有村里的狗叫声传来,空气里充满了草木的芬芳,夹杂着不知名的花香。
流星时有划过夜空,不知道最后的归宿是什么了。
这还是自己一个人第一次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中学的时光结束了,自己马上进入大学生活了。
大学位置在西安的西南城墙墙角跟前,西安有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城墙,距今600多年,西安城墙东北,东南,西北角角楼均是方形,只有西南角角楼是圆形。
地质学家认为,西安是黄土地貌,优点是抗震性能好,越夯越结实。缺点是怕水,水土流失,致使西安有众多的东西走向的地裂缝。
其中刚好有条地裂缝从西南城角下经过。最早的方角一经大雨天就会坍塌,因为地基不稳。后来工匠做成圆形,类似于石拱桥的原理,才不会坍塌。
还有就是唐朝延续了隋朝的城市布局,让隋朝的地名延续下来,唐朝末年,长安城战火毁坏严重,五代时期,韩建缩减长安城,此后的北宋、辽、金、南宋、蒙古常年战争,长安城城门所剩无几。
据《明实录》的记载,朱元璋派朱樉到西安修筑城墙的时候,西安城墙西边和南边大部分沿用唐皇城旧址修筑,当时隋唐时期,刚好有一处圆形基台,朱樉以此修建如今我们看到的城墙,城墙用黄土分层夯筑。
墙顶内外沿筑女墙,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这就是为什么城墙西南角角楼是圆形的原因。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