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兴隆山的地方(一)

远离兴隆山的地方(一)

这两天在重看《解忧杂货店》和《远离芝加哥的地方》两本书,收获了不少特别的感觉,也引起了一些共鸣。尤其是后者,薄薄的一本书,却写出了真正的人间至情与百味。于是想自己有机会也应该写一些熟悉的东西,将一些感觉与大家分享出来,也希望以此得到警醒和精进的机会。产生某种共鸣,有缘看到的人或许会成为朋友。

黄练腕是我的老朋友,我们从初三就认识了,后来进了县一中,都被分在了一班,也就自然玩在了一起。做了三年的同桌,最后成了十几年的密友。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一起,很多事我们也对彼此开诚布地谈出来。后来毕业他去当兵了,我则去读了大学。期间常常通信联系。后来他建了一个老友群,里面有九个人,都是那时候的好朋友。大家常在那里随心所欲地聊天。这是后话了。

星期六的下午,黄练腕在老友群里连发了几张老照片,都是我们高中时期去兴隆山时照的,有的是在那棵古老的千年龙爪松前,有的是在卧龙桥上,还有一张是在南山的山顶——秋天到了,满山的枫叶都红了,我们紧紧挨在一起,手臂搭着身边朋友的肩膀,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这真是十分短暂又万分珍贵的青春岁月啊。

那时候的我们才十几岁,都看起来嫩的很,眼睛里充满了天真和渴望。精力充沛,想法简单。那就写写那个时候以及之后的事吧,这个系列故事就叫《远离兴隆山的地方》吧。我将写到很多东西,主要是大家刚萌芽的爱情和单纯的友情,以及我现在的一些感受。我愿意发布出来,但你愿意看一看想一想吗?

——那年我们还只有十六七岁,有几个俊俏天真的,有聪敏的,有看起来无忧无虑的,也有看似有点孤独的,比如我。离学校六七公里处有一座山,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兴隆山。

好在我们离兴隆山很近。兴隆山被称为陇右第一高山,那里去过蒋公朱德元帅等不少名人雅士,据说当年朱元璋手下的重臣刘伯温还特意从远方敢来这里,他不是来这里隐居或者欣赏风光的,而是来斩龙脉——根据这个风水大师的推测,这一带风水极佳,暗藏龙脉,为了防患于未然,他想先来一步斩断龙脉以绝后患。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战乱,中华枭雄成吉思汗的灵柩曾于1939年运抵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山中更是有玉液泉,滴泪岩,喜松亭,二仙台等众多景点庙宇。兴隆山区两峰对峙,一水中流。东山被参天青松覆盖,宛如用整块线条柔幔、色彩碧绿的翡翠精雕而成,古人称坡急幽深,风格脱俗。西山气势雄伟,气度高拔,山间云遮雾绕,虚实掩映,飘渺如仙镜,被誉为小蓬莱。两峰之间的山泉淙淙潺潺,春夏奔流。山泉水色如画,水质清澈,与两峰高低应对,遥相形成山映水活、水映山灵、高山流水的诗情画境。

虽然兴隆山离一中就那么远,但没几个人去过那里几次。这么说吧,在考上一中前,那里的好多人都是学霸,都顾着学习了,加上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交通状况,虽然它离得很近,其实很多人都没去过几次。

我也只去过一次,那是六年级的事了,东古城学校新来的孙老师自己花钱租了一辆大巴车带我们去那里春游。为了在山下的人工湖争着和姓王的一个女生划船,还和最好的朋友打了起来。不仅我们都喜欢她,据我所知班上还没有不喜欢她的男生,毕竟她是从城里来的,学习好人漂亮,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我们都找机会想引起她的注意,和她说话,博得那小姑娘的好感。你是知道的,就是那么回事。

结果她和谁都没划,还跑去告诉了老师,把我们弄得够尴尬的。衣服扣子都没了。孙老师来的时候我们还揪着彼此不放手,一副互不相让的架势,他认真又好笑地批评教育了我们一顿,说我们将这股心思用在学习上就好了。

我记得那里的树密的就像牛身上的毛,空气清新的就像刚下过雨一样,阳光温暖,吹过来的风带着一股淡淡的松木的味道。我们的午餐是在东山山顶吃的,老妈给我弄了茄子配凉面,忘了带水吃的时候被噎住了,这时候胖子将自己的水壶递给了我。我们这就又算四和好了。

我和黄练碗做了三年的同桌。那时候我们要一边学习一边梳好自己的发型,想学习好的同时又要引起女生的注意。不幸的是我两样都不行,头发有点自然卷,还很刚硬,买的劣质洗头膏把头发都弄得不成样子了,最后都起头皮屑了;学习上除了作文好点外别的就别提了。心里还想着时间很漫长,自己迟早会补上落下的部分追上去。

我的位子在最后面,放卫生工具那块,靠后门那里,你是知道的,那是个死角和岗哨,坏学生或者不愿听课的通常都在那里。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考进那所省重点的。他们说我被一个姓王的姑娘给迷了心窍,自毁前程。对了这个姓王的姑娘就是之前在兴隆山为她打架的那个,她先我一年考到了一中,于是我想着去找她,补了一年也考进去了。

自己连双球鞋也买不起,遇见了也不敢看她的眼睛,自卑的厉害。那时候很巧,和黄练腕,我表妹和他堂妹都分到了高手如云的一班。就见过一班的人厉害的不得了,有的人学习起来那股聪明能把人羡慕死,效率高,反应快。而我老是头昏想睡觉。心里总想着要再去离学校没多远的兴隆山,看那里成吉思汗留下的弓箭,找刘伯温所说的龙脉,去山泉里洗澡,在树林里发掘野菜野蘑菇。

还好在学校有足球和黄练腕,还有那个姑娘。我和表妹是小时候一起玩大的,大她一岁,到一个班后竟然不怎么说话了,她好像知道我在追那个姑娘,因为有一天我妈找我谈了话。期间我也第一次读了卡夫卡和海子的作品,对于《变形记》里的主人公格里高尔突然有一天早上变成甲虫一事同情不已,对于海子去德令哈找他心爱的姑娘也羡慕不已。

还偷偷的在攒钱,想到时候去兴隆山的时候搞点黄河牌啤酒。去那种地方没有酒是万万不行的。何况我们已经小半年没喝到酒精饮料了。我将这个计划对黄练腕说了,他笑了笑说总会有那么一天的,然后他就去写该死的物理作业了。我在操场里的榆树下给王姑娘写了一封几千字的情书,告诉她并问她可否到时候赏光一起去。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写了上百封,可是直到毕业,直到离开兴隆山的时候她也没有答应一起去一回。这可能就是最好的回答了,对于一个情窦初开幻想满天的少年来说,当然也是很残酷很现实的回答

做这些的时候我有一种罪恶感,那时候的学杂费可真他妈的贵啊,可我却在做这种事。有很多个时刻觉得挺对不起父母的。他们送我来这里一定不是希望要我来干这些傻事的。

不过我还是没有打消那个念头,每天在操场背完该死的历史书就要看看兴隆山那边。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先去那里一回很多事才会明朗起来。非去不可,就像看到了骨头却一时间吃不到的小狗一样,心里充满了渴望和急切。

有时候看不到,因为云雾遮住了它,就像里面有什么秘密似的,好久雾气才散开。晚上黄练腕总说起兴隆山的这和那,好像只要你愿意去那里什么都会有似的。他有足够的权利去吹牛逼,因为他家就是那里的。有时候他会带那里的野草莓来和野蘑菇来,毫无疑问,我们像狼一样会一下子打扫个精光。那时候都很能吃。对于吃的几乎一概不拒。

终于,有一天班主任说清明的时候要组织我们要去扫墓,向烈士致敬,完了还可以搞个小野炊。大家几乎有一整天的时间。听到这我们都高兴坏了,就像那里藏着一个大学录取通知书似的,连续几天都激动到不行。

后来清明节真的到了,是我们等待的那一天,它如期而至,自自然然地,真实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一通操场上集合后的点名,纪律说明,学校终于放我们出了校门,学校组织我们去兴隆山的烈士陵园去扫墓的事终于成形了。队伍浩浩荡荡兴冲冲的走向了兴隆山,大家充满了自豪。我们高兴的一夜没睡踏实的身体似乎感觉不到疲劳。

我用所有的钱买了一瓶上好的烈酒藏在包里,准备瞅机会遛到原始森林里大喝一通。到再次去,到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呢?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