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岩盐的出处,也知道了北方的羌国。杜飞立马有了计划。看来以后得跟这个秦掌柜合作了。但是还得再了解一下这个人的人品。如果可以,以后的盐买卖可以通过这个人卖出去。至少让这些乡亲有盐吃。杜飞道,那今天就感谢秦掌柜了。感谢告知这么多。那麻烦掌柜给我把石盐明天送过来…秦掌柜道,放心,先生。明天肯定给送过来!杜飞再次表示感谢。掌柜一看天色也表示明天让家丁送过来!便离开了。
送走了秦掌柜,杜飞觉得还得再去一趟砖窑。毕竟提取盐,需要几个大的陶锅。现在还没开始烧窑。一路快步到砖窑,大家都还在。杜飞找到张三道,张三你知道哪儿有黄泥嘛?我需要做几个大的陶锅。最好做10个。以后也有用。还有这锅谁会做?张三道。黄泥村儿里倒是多。只是谁会做陶锅,我也没听过。里长一把拍张三脑袋上道。你家锅谁给做的?你这个小东西。张三立马惊呼起来了…张大嫂,张大嫂。杜飞这才明白,原来全村儿的锅都是张大嫂给做的。杜飞又匆匆忙忙的跑回去找张大嫂。刚跑出去,张三道。先生,你别去了,张大嫂你走后过来过。一会儿就会过来。这会儿给徐大哥送水去了。
杜飞让张三去挖黄泥,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张大嫂就过来了!看到杜飞也在,便问道。先生现在可真是忙。这两天休沐,就没看到过你。杜飞尴尬一笑道。大嫂,你能做特别大的陶锅嘛?我需要做十个。如果能做一些缸也有用。张大嫂答到。我以为是什么大事儿。简单,我以前就在别人窑里做碗胚,锅胚的,至于缸应该问题不大。你要什么时候要?杜飞想了想道,这还没开窑,最好今天晚上烧窑前,能做几个锅。明天晚上能用就行。大家一看先生这么急,也表示晚上可以让他们送饭过来。晚上能在这儿帮忙。大嫂道,我不能保证每个锅都能成。毕竟没有晾干。可能只有五成的把握。咱们今天晚上做四个。明天白天我也不去地里了。就来这儿把这些个先给做了…杜飞表示感谢。
这岩盐还需要石碾,把岩盐得碾成粉。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再过滤两次。熬制应该可以做出来盐。杜飞再次问道,嫂子,咱们村儿哪儿有石碾?张大嫂道。里长哪儿就有个大石碾,村儿里碾粮食,碾面粉都要用。杜飞听完,便回家忙过去了。
晚上茹倩做完饭,给张大嫂送饭。杜飞在想明天这碾岩盐谁去呢?他自己明天得上课。徐大毛看到杜飞愁眉苦脸的。道先生有啥事儿让你发愁?杜飞道,我明天要上课。我想去里长家碾一些石头。碾成粉。还得拿回来泡水里,最后还得煮。徐大毛憨憨一笑,我明天给你把这些事儿给包了。你就安心给孩子们上课。我其他的不会,这一把子力气倒是有。你放心吧!来来来吃饭,吃饭。现在杜飞也适应了,这野菜也没那么难吃。就是嘴里淡出鸟了。也有好几天没吃过肉了。
看来有时间还得想办法弄肉。跟徐大毛说,徐大哥咱后面的河是不是有大鱼?咱们怎么就不养鱼呢?徐大哥道。后面河里鱼很多,偶尔也有大鱼。养鱼?我们这儿没池塘。而且鱼有腥味儿。实在没肉吃的时候才会想着抓鱼吃。杜飞道,咱们要是养鱼是不是能赚不少钱?徐大哥道,如果卖给酒楼还真能赚钱。4斤的鲤鱼能卖10铜钱。越大越贵。只是这养鱼哪儿来的地方的啊?挖塘费时费力啊!杜飞道,大哥,你是不是忘了咱们在烧砖?挖出来的坑放哪儿干嘛?这时的徐大哥一把拍在脑门上道。你看我这脑子。两人边聊边吃饭。
吃完饭杜飞就开始想办法快速的抓到大鱼。而且还得离得近。远了鱼容易死。杜飞突然想到现代的方式,利用水的落差,做一个大地漏。下面放一个箩筐。多放几个这样的地漏把河面铺满。这样也不需要人去看着。而且大小鱼都可以抓。水车就放在砖窑的水坑里。又能灌溉又能养鱼。这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想要这里,杜飞就安心睡去。张大嫂回来,杜飞已经进入梦乡了。
第二天一早,四五个家丁送秦掌柜的儿子过来。还拿着岩盐过来了。这孩子挺着个大肚子。跟这里的孩子形成了反差。看着也就7.8岁的样子。白白胖胖的。喘着粗气的在哪儿给杜飞打招呼道。先生早,显得很是恭敬。杜飞点头道。你也要,你来了也得有个名儿。你就叫秦成礼。看了看这个小胖子。杜飞告诉他,这儿的同窗都是刚开始学。你也的认真学,不会就找成达。说着把成达叫过来。两个孩子很快就玩儿到了一起。杜飞不再管他们。
看着家丁搬来的岩盐,通体泛着黄色,半透明。看来确实被秦掌柜做了装饰。杜飞叫来了徐大哥。徐大哥就明白了。让几个家丁帮忙拿到了里长哪儿。剩下一个家丁,就在这儿看着他们的小少爷。张大嫂则去了砖窑帮忙了!
杜飞喊了孩子们上课。成礼则没有一个富二代的架子。那个同学不会写,就去帮忙。经过一个上午,也发现这成礼很懂礼貌,很是随和。对大家也是不错。这让杜飞还是比较高兴的。如果这孩子嚣张跋扈,以势压人。杜飞会想办法把他弄走。现在的担心是多余的。
徐大哥动作还算比较快的。抱着个大木桶回来了。杜飞道,徐大哥就只有这么多嘛?徐大哥道还有一桶呢。杜飞让徐大毛把这石粉倒进了大盆里。用水浸泡着。家里没有大盆就去借了两个大盆回来。徐大毛一脸奇怪的看着杜飞。杜飞也不解释,做完这些。杜飞便开始忙自己的去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