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垂死挣扎

张小虎审问过李盛之后,觉得他的交待基本可信。

在将李盛就地控制后,张小虎立即向詹德明打电话汇报了李盛交待的情况,并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断。

张小虎认为,李新潮要李盛选择两个时点之一释放病毒,是有着特别考虑的。

选择李新潮被判决之后,那是要最后向政府和社会发泄仇恨,作出报复。

这就有点像蒋介石在败局已定,离开重庆时,想把整个重庆市毁掉。

选择在他被救出之后,那首先是想用病毒的恐慌掩护他逃跑。

如果跑不掉,就掩护他作最后的垂死挣扎,对有关人员进行报复。

而他报复的首要目标,很可能就是叶雨菡。

因为他知道,叶雨菡在摧毁李家势力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分析,无论他是要逃跑、隐藏还是报复,城市地下下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此,要严密布防和检查。

詹德明说:“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在李新湖从看守所逃出的当天晚上,我们已经从水、陆、空(机场)进行了严密的布控,他应该是逃不出去的。

现在的重点,是要防止他作最后的疯狂报复。

叶雨菡那里,我已下令增加了警力。

你说的下水管道,也增加了检查的力度,由单俊统一指挥。

这次要给单俊压担子了,相信他会不辜负组织的希望。

另外,我要告诉你,经过我们严密的排查,已经锁定了看守所的另一名嫌疑人,他就是看守所所长徐桂才。”

张小虎说:“怎么会是他?这个人不是一直表现不错,才刚提拔为所长不到半年吗?”

詹德明说:“我们还是被他的伪装欺骗了。

另外,挤走前所长,也是他搞的鬼。

这里面的许多情况,咱们见面再说。

你那里如果疫情得到了完全控制,还是先回来吧。

这里更需要你的临机决断。”

……

李新潮确实没能逃出江河市。

他和徐桂才一起在吕晓南家的密室里躲了三天。

吕晓南是看守所所在地黄山路派出所的一位民警,也是李新潮的别动队成员之一。

最后,李新潮化装成一位下水道工人,身上绑着几颗威力不小的微型炸弹。

在吕晓南的帮助下,他们从黄山路进入了下水道。因为吕晓南此前当过下水道工人,所以对下水道的情况十分熟悉。

李新潮告诉跟随他的两人,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干掉叶雨菡。

因为下水道可以直接通到国际饭店的地下室。

又可以通过地下室的暗道从应急通道进到叶雨菡所住的三楼房间。

李新潮计划,到达国际饭店的地下室后,吕晓南上去打探和发信号。

徐桂才帮助李新潮作掩护。

李新潮则直奔叶雨菡的套间。

因为三人都有手枪,能用枪击毙叶雨菡最好。

如枪解决不了问题,李新潮就用身上的炸弹与叶雨菡同归于尽。

李新潮的计划不可谓不严密。

但是,他没有想到,公安局的防备比他更严密。

刚到国际饭店的地下室,他们就被蹲守在那里的两名刑警发现。

李新潮首先开枪击倒一名刑警。

另一名刑警立即开枪打伤了李新潮的右臂。

这时候,徐桂才和吕晓南没有开枪,也没有向前冲,而是往后退了下去。

李新潮怒声骂道:“你奶奶的,这时候再缩回去还来得及吗?”

然后,他又用两只手举枪把另一名刑警击伤。

他疾步通过应急通道后,终于来到了三楼。

但在三楼楼梯口,虚静带着三名刑警早就埋伏在那里了。

他们一见手持短枪浑身是血的李新潮,立即向他的两臂开枪。

李新潮双臂挂下,手枪落地。

但他倒地后以极快的速度滚向叶雨菡的套间。

虚静不敢怠速,迅速用一根绳索套住了李新潮的脖子,让他动弹不得。

然后,将他身上的炸弹取下。

给他上了手铐。

李新潮见大势已去,企图咬舌自尽。

虚静见李新潮满嘴突然喷出鲜血,半截舌头没有能够咽下,而是掉到了地上。

她急忙上前将这半截舌头捡起,交给一旁的警员,说道:“把它保护好,立即叫救护车!”

几个刑警抬着受伤的刑警。

另几个刑警抬着李新潮上了救护车。

向医院急驰而去。

……

在伤者到达医院时,詹德明已在那里等候。

两名受伤的刑警经医生检查,一个是手臂中了一枪,另一个是腿部中了一枪,都没有生命危险,取出子弹后休养一段时间即可。

李新潮就不一样了,他的手部和腿部中了三枪。舌头也咬掉了半截。生命重危。

医生说:他虽没有咽气,但处于昏迷状态。我们没有把握把他抢救过来。

并且他要同时进行几处手术,万一在抢救过程中他醒来进行挣扎,很可能就死在手术台上。

詹德明鼓励医生道:“你们能把他抢救过来再好,因为我们希望从他嘴里得到一些重要的东西。

万一抢救不过来,你们也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只要尽力就行了。”

医生一听这话,也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便决定特事特办。

一方面,他们叫刑警打开李新潮的手铐,把他的手和脚都用软布绑在铁架床上。

这样既有利于救治,又可避免他醒后利用铁器来自残。

但是,对于这样的人,即使救醒后,也不能让他上厕所,大小便只能帮他接或由护士进行清洗了。

接舌头和取子弹的手术同时进行。

为防他醒得早而影响治疗,所用的麻醉剂比常规的要多了一点。

在这期间,医生向詹德明解释:民间一直认为咬舌自尽是一种有效而简单的自杀方式。

其实不然。

由于人对舌头的神经高度敏感,所以咬舌后的疼痛度的确极高,但也不至于疼痛而死。

咬舌后的确也会流出不少鲜血,但舌头处并没有大的血管大动脉,所以,也不可能因为流血过多而亡。

唯一可能的,是咬断舌头后吞咽下去,因力量不够而咽不下去,导致噎死或窒息而亡。这也是小概率的事情。

至于他醒后还会不会咬舌,这我可以断定,决不会。因为前一次的咬舌疼痛记忆还很清晰,几乎没有人有意志力再咬一次。

詹德明听后,对医生敬佩地点了点头……

李新潮的生命力也够强,经过六个小时的手术,他的舌头接上了,子弹取出了,伤口缝合了。

他仍保持着生命体征。

又过了十个小时,他慢慢苏醒过来。

这时他无法说话,手和脚也无法大幅度地动弹。

他的眼前迷迷蒙蒙,只有模糊的白色影子在晃动。

两只手上都打着吊瓶。

一直在值班的医院领导知道这一情况,立即遵嘱打电话给詹德明。

詹德明接到电话后就来到了医院。

他先看望了受伤的两位刑警。

表扬了他们的勇敢无畏精神。

嘱咐他们安心治疗,好好休养。

待身体恢复以后,一定给他们举行立功受奖仪式。

然后他来到李新潮的病床。

他见李新潮虽在昏睡,但眼皮有轻微的抖动,知道他已经醒了。

他对李新潮说:“李新潮,你自己应该知道,凭你的罪恶,根本不用审讯,枪毙你十次都够了。

但是,我们还是以人道主义精神,对你实行了最大程度的抢救。

你如能老老实实地交待问题,至少对你的村民、对你的后代也算有一点交代。

待你身体基本恢复以后,我让你的儿子、女儿以及他们的子女来看你。现在,你就一边配合医生治疗,一边好好反思吧。”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