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群工作室开张半个月左右,突然发生了一件恶性 事件:
市知名企业家、华明集团董事长耿华明带着一批人上松寥山踏青,在山上举行了野炊活动,结果引起茅草和一棵古树燃烧,使“神鸟”的表层受损。
尤为严重的是,他们把游船的绳索系在了“神鸟”的爪子部件,致使爪子断裂,坠入江中。
当姜一群见到这一景象,如同自已被鞭笞火炙,心头滴血,眼泪鼻涕弄湿了半身。
宋天轮劝慰道:“小姜,事已至此,悲伤也解决不了问题,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你还是多想想补救措施吧。”
姜一群哽咽道:“这是上古时期的神雕,是鬼斧神工之作,最重要的是保护原貌,任何修补都是画蛇添足,每损坏一处,都会成为千古遗憾呀。”
郑丽华为此事分别向市园林局、市公安局、市政府汇报,要求以破坏文物罪追究耿华明的刑事责任。
市政府考虑到耿华明是市里知名企业家,就作了协调处理:责令耿华明作出书面检查,同时罚款五十万元,作为“神鸟”的修理费用。
姜一群觉得市政府这一处理太轻了,违法行为,既可以罚点钱就算了?
他为此两天吃饭不香,精神稍有好转,就提出要打捞“神鸟”的爪子。
肖梦龙表示反对,其理由是:江流湍急,淤泥又深,很难确定爪子的位置,弄得不好,会劳命伤财。
倒是宋天轮坚决支持姜一群的主张。
他认为:爪子虽小,但雕琢精细,缺少了它,整体形象会大大减分。
爪子距江面只有两米左右高,坠入江中不一定破碎。
近几天一直刮的是西南风,这就使爪子在江底的漂移速度相对减慢。
如能抓紧时间派得力的潜水员寻找,希望还是比较大的。
在叶雨菡的亲自协调下,市里派出了两艘打捞船,解放军船艇学校也给予了支持。
打捞队经过三天的努力,终于在离“神鸟”下游六十多米处的於泥中捞出了爪子。
正如宋天轮分析的那样,爪子虽有局部破损,但主体部分基本保持了原貌。
打捞队正欲收兵回营,却遭到了姜一群的阻止。
原来他听一位潜水员说,离爪子很近的地方,发现了一块鸟形巨石,大约有三四吨重。
姜一群听到带鸟的物件尤其是石器,神经异常敏感,他认为应该把巨石吊上来看个究竟。
这个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打捞船上的解放军战士向船艇学校领导进行了汇报,又一次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
他们增派了一艘打捞艇,用铜缆多层绑住巨石,经过多次努力,最终将巨石吊起。
这也可能是姜一群常说的天意。
巨石经过水枪多次强力冲刷后,绝大多数地方仍是黑乎乎的,却在有些地方露出了黄褐色。
它的形状像一只大鸟,头部和身体上的加工痕迹很少,只有像鸭屁股状的尾部能看到几道凿痕。
姜一群边看边浑身发抖,蓦地,他掩面大声痛哭起来。
在场的人被他的举动惊呆了!
宋天轮拍拍他的肩膀,道:“一群,我也从没见你这样痛哭过,出了什么事也不会让你一人承担,不是还有我们吗?”
肖梦龙上前抚摸着他的头,说:“小姜,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出来,否则在场的人心里都不好过。”
姜一群停止了哭声,用双袖擦着满脸的泪水,声音颤抖地说:“宋老师,肖馆长,请大家原谅,我这是喜极而泣。
您俩还记得集凤台遗址上那半块巨石吗?它跟这块石头的尾部是不是一模一样?
焦光在他的《松寥神韵》中的记载是真的,它就是凤凰石!凤——凰——石!
据古籍记载,所谓凤凰,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有五彩色,身高六尺,是天下太平的象征。
其原型可能是一种大型鸟类。
现在我们看到的凤凰石,应该是远于任何文献记载的最早原型!”
经他这么一说,宋天轮和肖梦龙才记起集凤台遗址的那半块巨石,果真是凤凰石的尾部。
原来由于缺少整体形象,加之雕琢又十分粗犷,所以没有人能看出它是什么物件。
前一段时间,专家对它已进行了科学检试,结论是:石料属于侏罗纪火山侵入性结晶大理岩,加工年代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从材质到加工年代都与“神鸟”惊人地相似。
现在有了完整无缺的凤凰石,这就为研究“神鸟”与“集凤台”的关系打开了重要的连接线索。
可是,焦光在《松寥神韵》中推测有九九八十一块凤凰石,那另外的去向何在?
为何如此重的巨石会沉入江中呢?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难,还是别的原因呢?
三人经过讨论后认为:最大的可能是,“集凤台”原为早于“神鸟”的祭坛,在岩石群塌陷后,才产生了“神鸟”。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远古时代人类最早的生活方式是采集植物和狩猎,而狩猎需要练习场。
“集凤台”就是最早的练习场。
至于焦光推测的其它凤凰石在何处?这里是否真是天下凤凰的聚集之地?
这些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位专家都沉浸在思索之中,一时都忘记了已经十分疲惫的打捞队成员。
但是,没有一位战士挪动脚步或吭声。
大概他们都已经猜测到面前这块巨石意义非凡,他们为地方、为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