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连续两场大雨,造成池塘水外溢,河流暴涨,玉强背着渔网和鱼篓到汤桥坝下游去打鱼。
归来时,在离渡口约一里多远处,见到河中翻滚的水浪中,似有一个人影时隐时现,随水漂流直下,突然被一个大漩涡卷进去,玉强立即扔下鱼篓和渔网,跑向下游,跳入水中去拦截。
洪水夹着杂草和折断的树枝奔泻而下,那个目标随着水流从上游迅速下移,玉强拼尽全力,逆水向目标游去。等他抓住目标时,发现是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死死地薅住他的头发向下沉,亏得玉强水性好,他抱住这个男孩顺势向岸边游去,终于把这男孩救上了岸。
这个男孩闭着眼睛,揪着玉强头发的手已经松开,玉强发现他的口腔和鼻孔处有许多杂物,嘴唇发紫,肚子又鼓又硬,便立即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并将他的腹部搭在自己的腿上,使劲拍打其后背,吐出了许多浑浊的水来。
玉强使劲呼喊他,孩子没什么反应,但鼻腔好像还有轻微的呼吸,眼睛偶尔睁一下,马上又闭上了,他觉得情况危急,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
他背着孩子迅速向公社卫生院奔去,摆渡人发现后,一同前往,并派人到孩子的家里去送信。
摆渡人知道这孩子是大李村李尚虎的儿子,今年九岁,是王家峪小学二年级学生。
中午放学回家时,在汤桥坝渡口乘船时,突然水中蹿出一条鱼,正好落到船上,引起一阵哄抢,造成翻船,船上的人全部落水。由于水流急,加之这个小男孩不会水,很快就被洪水冲到了下游,其他人因会水,在摆渡人的帮助下,陆续上岸。
摆渡人发现李尚虎的儿子还没找到,便带人在下游沿岸搜索,但他们没想到这孩子会被洪水卷走这么远,所以,只在近处进行仔细搜寻,直至见到玉强背着孩子去医院时,才知道孩子的具体情况。
来到卫生院,大夫立即组织抢救,彻底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异物,进行胸外按压、输液。
没一会,孩子的两个姐姐也赶过来了,玉强见孩子已经脱离了危险,就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李尚虎和大女儿带着两瓶酒和一只老公鸡专程来看望玉强。
“陈玉强在吗?” 李尚虎在玉强家门口喊了一声。
“谁呀?”
“是我,李尚虎。”
“李大哥,是你啊,真是稀客,进来坐。”彩云跟李尚虎只是一般的认识,并不是很了解。
李尚虎道:“玉强呢,他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今天我和大女儿是特地来感谢你们的。”
李尚虎大女儿对彩云说:“要不是玉强,我弟弟就没了,我爸就这么一个儿子,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感谢你们!”
彩云道:“不用那么客气,玉强挑水去了,一会就回来,现在孩子情况怎么样?”
李尚虎道:“已经好了,昨晚就想过来面谢,可是摆渡的那里没人,只好今天才过来。”
这时,玉强挑水进来,彩云对玉强说:“你李叔看你来了。”玉强放下担子,尚虎立即起身,紧紧地握住玉强的手:“玉强,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谢谢你!”
玉强道:“不用谢,谁遇上了都会这么做的,孩子现在好吗?”
尚虎大女儿道:“好!大夫说,亏你送得及时,没留下任何后遗症,当时只顾着忙,你走了我们都不知道,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
接着,玉强把昨天救孩子的经过,做了详细的介绍。
尚虎道:“我一直盼望有个儿子,可我那位一口气给我生了四个丫头,三十多时,才生了个儿子。前年,孩子他妈病故了,我们都把他当作宝贝疙瘩,没想到遇到这么大的事,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真是要了我的命了。”
玉强道:“吉人自有天相,您是我们这一带出了名的战斗英雄,不管遇到什么事,一定会逢凶化吉。”
尚虎道:“好汉不提当年勇,转业到地方还真不适应,我有时一想,还真不如回家种地,图个痛快。”
彩云接过话茬道:“大哥,您可别这么想,您一个国家干部,哪能回家种地?”
尚虎大女儿道:“要不是我们阻拦,我爸早就不干了。”
李尚虎在部队期间,是个出了名的战斗英雄,在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期间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左腿轻度残疾,脑部还有一颗子弹至今未取出,后来转业到县粮食局任股长。由于性格刚强,脾气太暴,经常因工作问题和局领导拍桌子,甚至动手打人。
局领导知道他是县革 委会主任陈宪志的救命恩人,又是部队的战斗英雄,所以,拿他没办法,只好请求领导将他调走。
调到县农林局工作没两年,又和局领导闹得不可开交,陈宪志多次找他做工作,但性格使然,很难有大的改变。
尚虎指着放在桌子上的酒对玉强说:“这是一个战友送给我的两瓶安徽名酒古井贡,请你尝一尝。”
“我们庄稼人喝什么酒都一个味,您还是留着自己喝吧!”
“庄稼人怎么了?!没有庄稼人,他们城里人喝西北风啊?就放你这儿,有机会我和你一起喝。”
彩云道:“那你们中午就在这吃饭吧?”
“今天不行,改日吧。”
“彩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尚虎拿出一些钱塞给彩云,俩人推让了半天,玉强接过来,对尚虎说:“李叔,您带来的酒和鸡我们收下,您要是给钱,就是打我们的脸。”说完,把钱塞进尚虎的衣兜里。
尚虎没再坚持:“好吧,钱我收回,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说完,父女俩离开了这里。
九月上旬,老光棍三杨家门前的两棵枣树的枣子已经熟了,他打了满满一竹篮,准备到三隆集去卖。
这是三杨十几岁时栽下的,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这种枣子熟了时,局部发青,大部发红,特别脆、特别甜,有翠最爱吃。
三杨也爱吃,但他舍不得吃,除了留些给有翠,其余的都拿到街上去卖,攒了好几年的钱,才给有翠做了一身粉红色的新衣服。但他没想到,有翠会穿着这身衣服出嫁。
村里的孩子们,没等到枣子熟,就开始惦记着,可三杨养的那条大黄狗有点厉害,看得特严,孩子们都害怕,不敢靠近,虽然保护了树上的枣子,但也得罪了一些人。
三杨挎着装满枣子的竹篮子去赶集,大黄狗在家守着枣树,他心里感到很踏实。
路过王家峪时,他特地给有翠送去一些,也想看看有翠婚后生活过得怎么样。
有翠见到他,立即跑向前:“杨叔,我好想您!”
“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不回去看看?”
“我不想进那个家。”
“养父把你养这么大不容易,要懂得感恩。”
“我觉得是您把我养活大的。”
“孩子,你错了,没有你养父,就没有你的今天,你很快就要做妈妈了,将来你会懂得这个道理的。”
“您就要做外公了,高兴吗?”
“当然高兴,今天我是特地给你送枣来的,顺便赶集。”
三杨知道外面的一些传言,他不想打扰有翠的生活,他赶集一向都是去唐岭,这次舍近求远,就是要给自己前来看望有翠找个借口,避免别人说闲话。
彩云和玉强对这个不速之客并不欢迎,三杨也没在意,有翠领着他看了看她的东厢房,里面收拾的很干净,有翠的精神状态也很好,而且还显得胖了,他觉得有翠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心中感到很高兴。
临走时,捧了一些枣放到桌子上,玉强见了,立即上前制止:“拿走,拿走,我们不稀罕。”
“有翠爱吃,留点吧。”
“我让你拿走,你听见了没有?”玉强随手将三杨放在桌子上的枣使劲一拨,全部撒到地上。
“你干什么?杨叔留给我的,我爱吃。”有翠说着,含着眼泪,进了厢房。
玉强气愤地道:“爱吃我可以给你买。”
三杨见状,立即离开了。
彩云觉得玉强做得有点过,便把撒在地上的枣一个一个地捡起来,用水洗了一下,放到一个碗里,拿到厢房:“有翠,给。”
有翠接过枣,对婆婆说:“我娘家就这么一个亲人,他是第一次来看我。”
“你的养父和有运都是你的亲人,抽空回去看看他们。”
“我不想见到他们,我就想念杨叔。”
“你觉得你杨叔比你养父还重要吗?”
“是的,我觉得杨叔就是我的亲生父亲,不,比我亲生父亲还要亲。”
其实,有翠对亲生父亲和亲生母亲并无什么概念,她曾经极力想象过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什么样,可始终想象不出来,因为她刚出生就被母亲丢弃了。
玉强如此对待三杨,让有翠感到很生气,她觉得杨叔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最勤劳的人,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那些污蔑他的人都不是好人。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