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年柴

一天,玉军到汤桥坝挖万年柴,他发现豁口下方的底部和两侧都被挖得乱七八糟,实在找不到万年柴了。

他跑到豁口上游的河床里去试探一下,这里靠豁口不远处的两侧,表层有一些淤泥,其下方的泥土也不是很硬,用脚趾就可以不断地向下探。

突然探到一个很硬的东西,脚趾无法继续下探。他一个猛子扎下去,用手抠了一点上来一看,是一小块黑黝黝的像木炭似的,他一下子意识到,这是万年柴。

他用脚试探这个万年柴的上下、左右、前后的边界,觉得宽度和厚度都很有限。但长度只找到一端,另一端扎向下方,呈现倾斜状。

他费了两个多小时的功夫,才将一端周边的泥清除,扎猛子下去抱住一端上下左右晃动,没有什么感觉。

他用铁锹,经多次努力,终于将这根万年柴给撬折了。

他潜入水下,发现被撬断的部分已经碎了,便将最粗的部分取出来,也就二尺多长,呈不规则状,约有一般成人大腿那么粗,他掂掂分量,约有十几斤重,他又将撬碎的部分都一一取出。

他觉得已经筋疲力尽了,准备打道回府,剩下的部分改日再战。

“玉军,你在干什么?”正在穿衣服的玉军,突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他,便回头一看:“杨老师,您好!我在挖万年柴。”

“挖到了吗?”

“挖了一点。”

“我看看。”

杨老师从河堤上走下来,拿了一小块万年柴对玉军说:“这东西学名应该叫阴沉木,多因地质灾害将树木冲入河流,埋于河床地下形成的,是一种很珍贵的木材,我们当地都将其作为柴火用,真是可惜。”

“杨老师,您怎么懂那么多?”

“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可能比我懂得还要多,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

“上次我在西山摘了一些桑果,给您送去时,您家里没人。回来后,我妈说我死脑筋,可以请邻居转交,我当时真没朝这儿想。”

“行,有这个心,我就高兴,我看你最近带的饭都是野菜,家里是不是又断粮了?”

“断粮已经有一阵子了,不过队里的新粮很快就要下来了。”

“你现在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老吃野菜是个问题,瞧你这瘦小的样子,我看着都难受,我这里也没有多的,就这一点粮票和钱,你拿回去让你妈买点粮食。”

“老师,这个我不能要。”

“玉军,这是老师的一点心意,你是个好孩子,老师喜欢你,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收下吧!”

“那我就收下了,谢谢您!”

玉军回家后,把杨老师给的十斤粮票和六块钱全部交给了母亲。

“你这孩子,怎么能要你们老师的东西呢?”彩云拿着钱和粮票,瞪着眼望着玉军,责怪他不该收。

“一开始,我也不想要,可后来不知怎么回事,稀里糊涂就收了。”

“既然收了就不能再退给人家,可这么重的情义,将来我们拿什么还啊?”

“等我们条件好了再还给他。”

“孩子,你错了,这不是钱财问题,老师一定是希望你将来有出息。”

“我不会让杨老师失望的。”

“好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亮堂了。”

忙假期间,玉军一共拾干柴和挖万年柴二百多斤,挖野菜一百多斤,采摘桑果三十多斤,晒成桑果干十多斤,为解决家中的困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忙假结束后,队里的新粮和麦秸秆都陆续分下来了,又顺利地度过了一个青黄不接的非常时期。

有翠不顾婆婆和玉强的阻拦,刚满月,就要下地插秧,说自己已经完全休息好了,什么事都没了,在家呆着着急。

她利用上午和下午中间休息的时间,回家给孩子喂奶。喂完奶,立即赶回去干活。

在家时,只要一有时间,就抱着小鱼宝到处溜达,有时玉强想抱抱,她也不让,说看他抱孩子那个样,孩子肯定不舒服,她总觉得孩子在自己的怀里最舒服。

有翠抱着小鱼宝来到二婶家,庆英见了非常高兴,她不停地在他的左右两边喊他的名字,发现小家伙的眼睛会循着她的声音移动。

这时,韩秀霞也过来凑热闹:“小鱼宝,让你二奶奶抱抱。”

庆英看了看有翠,显然是想抱抱孩子,有翠也看出来二婶的意思,便把孩子递过去。

庆英虽然没生过孩子,但她抱孩子的姿势有翠认可,觉得孩子在她怀里应该舒服。

庆英望着孩子道:“小鱼宝,知道我是谁吗?”庆英抱着孩子,边抖动边逗他。

秀霞拿着小鱼宝脖子上戴的小葫芦逗孩子:“这是谁给你做的宝葫芦啊?”

有翠高兴地接过话茬道:“你说是大姑做的。”

秀霞道:“你别说,玉兰手还真巧,做的真像一个葫芦。”

有翠说:“玉兰为了做这个宝葫芦可下了功夫了。她听妈说,玉强挖的万年柴是吉祥物,能辟邪,她拿回去好几块,刻了好长时间才刻出来,虽然不像真葫芦那么光滑,但已经不错了。”

秀霞道: “这万年柴确实是个好东西,人们都说‘家有万年柴,年年喜气来。’”

庆英对有翠说:“你婆婆还给我们拿了两块,放在枕头下面,她说‘头枕万年柴,不是当官就发财。’”

有翠道:“我们家堂屋条案上,还有每个人的枕头下都放了万年柴。”

秀霞对庆英说:“你看这葫芦外面的红色还挺鲜艳的,好像不是红漆。”

有翠道:“听玉兰说,她用的是地里长的那种能染指甲的指甲花,捣碎后放一点明矾,然后把葫芦放进去泡了一夜,取出晾干就这样了,据说放明矾后还不褪色。”

秀霞问有翠:“这葫芦上的红头绳也是她带来的?”

“是的,她想的可细了,特别喜欢小鱼宝。”

“你们俩一起结婚,按说她也该有了。”

有翠突然冒出一句:“不知道有运的病能不能治好?”

秀霞立即追问:“什么病?”

“就是刘大嘴男人那种病。”

秀霞感到很惊讶:“阳 痿?”

有翠突然感到说漏了嘴,因为玉强不让她跟别人提及此事,便赶紧朝回收:“不是,一开始有点怀疑,后来证实不是。”

有翠一时不知如何应答,只好胡乱编了两句应付一下。

“啊?臭小子,尿了。”庆英突然觉得胳膊上热乎乎的湿了。

“给我,他该睡觉了。”有翠接过孩子回家了。

小鱼宝尿就是多,有翠把自己的一件旧衣服剪了,全部做成尿布,还是不够用,所以离开床时就让他光着屁股,只穿一个肚兜。

没两天,刘大嘴就跑过来问彩云:“听说你女婿也是阳 痿?”

“胡说,这是谁在造谣?”

“村里人都知道,是你儿媳妇亲口说的。”

“你听她瞎说,她知道什么?”

“你别跟我急,我就是随便问一下,如果他要是治好了,请告诉我用的是什么药。”

“你还是问别人去吧,我女婿什么病都没有。”

刘大嘴走后,彩云把玉强喊到后院,责问他:“我让你跟有翠讲,不要把有运的病说出去,你说了没有?”

“我说了,她也表示不会说出去的,您确定是她说的吗?”

“肯定是她,前两天,你二婶就来问我,说有翠提到有运得了跟刘大嘴男人一样的病,问我有没有这回事,我没承认,也让她别信别传,没想到刚才刘大嘴直接跑来找我,打听用药情况和治疗效果,还说全村人都知道这事,玉兰一再交代不能传出去,结果还是传出去了。”

“二婶也是,让她别传,怎么闹得全村人都知道了?”

“你二婶说,有翠说这事的时候,韩秀霞也在场,我就怕她嘴快爱传闲话,还专门找她解释了一下,让她别传,她当时也答应了,估计就是她传出去的。”

“我问问有翠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找打。”玉强转身就要走。

“回来,事已至此,就别追究了。前两天我没跟你讲,就怕你俩闹矛盾,估计她也是无意中说漏了嘴,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和她好好说。”

“好吧。”

玉强担心有运的病要是治不好,玉兰将来怎么办?他深感对不起妹妹。

七月份以来,持续干旱无雨,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村子里的那几条狗也不像平日里那么欢实了,躺在地上气喘吁吁,一动也不动。

知了在树上扯着嗓子,不住地叫唤,田里的禾苗被太阳晒得弯了身子,秧田的水已经被蒸发干了,池塘的水也快见底了。

好在西山水库的水源还比较充足,王红兵决定利用水库的水进行抗旱。

但大队只有一台抽水机,王红兵又从公社借来两台抽水机和发电机,各个生产队再利用水车和肩挑人抬等办法,进行抗旱。

在优先保证农田和庄稼急需用水的前提下,对池塘的蓄水也进行了补充。

虽然有了西山水库的保障,但由于这种大呼隆的干活模式,出工不出力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抗旱成效甚微,无论是旱作物,还是水稻,均受到较大的影响。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