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柳梦曦披着一件素青色披风,缓步穿过回廊。她刚从柳府归来,虽未久留,却已察觉家中气氛异样。父亲卧房紧闭,下人噤若寒蝉,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处悄然滋长。
她回到王府后并未立刻歇息,而是望着那封账本的副本沉思良久。南宫羽将原本收起,但她早已誊抄了一份,藏于妆匣最深处。
此刻,书房的灯火还未熄,隐约可见窗内映出一道修长身影,正伏案疾书。
柳梦曦停住脚步,低头看了眼手中的药碗,心中已有计较。
她轻声道:“请通禀世子,我来送药。”
守在门外的侍卫略显迟疑:“王妃,世子交代过,今夜不见客……”
“他若不按时服药,病情加重,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她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侍卫一愣,终究不敢违逆,低声道:“卑职这就通报。”
门扉吱呀一声打开,柳梦曦端着药碗走入,目光迅速扫过屋内。
书房布置典雅,案几上堆满奏折与兵部密函,烛火摇曳间,映得墙上的影子晃动不已。而南宫羽背对她坐在主位,似是在批阅公文,未曾回头。
“放桌上吧。”他的声音淡淡的,透着一丝疲惫。
柳梦曦应了一声,缓步走近,将药碗轻轻放在案边,随即退至几步之外。
“世子近日辛苦了。”她轻声道,“京兆府那边查得如何?”
南宫羽终于抬头,目光深沉地看了她一眼:“有人想借你之手,搅乱朝局。”
她心头微颤,面上却不动声色:“我只是个嫁入王府的女子,谁会特意针对我?”
他垂眸一笑,笑意却不达眼底:“你真这么认为?”
柳梦曦沉默片刻,道:“我不信巧合,更不信无缘无故的灾祸。”
南宫羽不再多言,只是挥了挥手:“回去歇着吧。”
她行礼告退,转身离去时,脚步稳重,心却飞速跳动。
待她走远,书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两名侍卫奉命换岗,原来看守的人被调去别处巡逻。
时机已到。
她回到自己的院落,稍作准备,换了身便于行动的衣裳,又取出一枚小巧的铜锁片,趁着月色再次潜出。
她熟知王府地形,绕过重重回廊,避开巡夜之人,不多时便来到了书房外。果然,门口只剩一人值守,且精神已然松懈。
她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靠近,手指一挑,门闩应声而开。
她闪身而入,反手合上门,心跳微微加快。
书房内依旧静谧,只有窗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她快步走向案几,目光扫过那些卷轴与奏折,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她蹲下身,仔细观察书架底部是否有暗格痕迹。指尖触碰到一块略微凸起的木板,轻轻一按,竟真的弹出一个暗格。
她屏住呼吸,伸手探入,从中抽出一本薄薄的册子。
翻开第一页,她的瞳孔猛然收缩——那是一张玉玺的拓印图!
图案古朴,纹路繁复,隐隐透出一股威严之气。
她怔了一瞬,忽然想起什么,忙从颈间取下母亲临终前留给她的玉佩。
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掌心,玉佩背面的纹路与拓印上的玉玺图案几乎完全吻合!
她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
这玉玺,为何会在南宫羽手中?
难道……她并非柳家亲生?
她咬住唇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拓印小心折叠,收入袖中。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猛地回头,只见门外灯笼晃动,似乎有人正在靠近。
她迅速吹灭烛火,闪身躲入书架后的阴影之中。
脚步声越来越近,是两个侍卫低声交谈的声音。
“方才好像看见有影子进了书房。”
“不可能吧,世子不是说今晚没人进去吗?”
“我也不确定,但总觉得怪怪的。”
其中一人推开门,举灯照了照屋内,见一切如常,才嘟囔了一句:“大概是错觉。”
两人随后离开,门又被轻轻掩上。
柳梦曦缓缓吐出一口气,悄悄从暗处走出,确认门外再无动静后,才迅速翻窗而出,消失在夜色之中。
回到寝房,她将拓印取出,铺展在灯下细细端详。
她越看越觉得熟悉,那种熟悉的纹路,仿佛小时候曾在某处见过……
她突然想起,母亲曾带她去过一座废弃的祠堂,在那里,她见过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与此极为相似的纹路。
那时她年纪尚小,只觉得那石碑庄严肃穆,令人敬畏,却不知背后竟藏着如此秘密。
她将拓印小心收好,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果这块玉佩真的与前朝有关,那么她的身世呢?
她究竟是谁的女儿?
柳梦曦靠在床榻上,望着头顶的帐幔出神。
窗外,月色如水,风轻轻拂过檐角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一夜,注定无人能眠。
翌日清晨,柳梦曦起身梳洗,神色如常地前往议事厅,正好遇见南宫羽也在步入厅中。
“昨夜睡得好吗?”他忽然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试探。
她抬眸看他,微笑道:“很好,多谢关心。”
他目光微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那就好。”
两人并肩走进议事厅,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昨日之事从未发生。
可她知道,有些事情,已经悄然改变。
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庶女,而是手握真相、步步为营的棋手。
而这枚玉玺拓印,或许就是揭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茶盏,杯中倒映着自己的脸,也倒映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